第一百二十九章 窮奢極侈 上
烏爾班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 窮奢極侈 上,鬥羅:三國崛起之皮大王歷險記,烏爾班來敲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像走進天堂,沒有任何阻擋。周圍的美妙景象如星星一般閃耀奪目。周圍的一切都如此絢麗,讓人迷醉。”
——君士坦丁堡牧首photios
以希臘人的標準來看,拉米亞算是一座獨特的城邦。
首先這裡有城廓,而且還分了一座內城和四座外城。希臘諸城邦或許都有衛城,但卻基本上都沒有城廓,環繞城市的高牆是雅典、底比斯這種大城的標誌。
其次擁有城廓的拉米亞似乎又並不重視防務。五個城區只有東城和內城執行宵禁,而且整個城市內外二十多座城門至今都沒有安裝門扇。拉米亞人以自己城邦的開放性為榮,並將之當做足以與其他希臘名城並列的特質。
最後,拉米亞沒有衛城。
接近城市幾何中心附近的阿克羅拉米亞,是一座下緩上陡的小小山丘,和科林斯衛城的山體形相似,但高度遠比不了。
此時山上已經建滿了白牆紅瓦的房屋,看起來整個山體在視覺上圓潤了不少,而山頂處一片集中而突出的高大建築群,看起來就像大白饅頭上的一點紅。
沿著拉米亞中心大道從內城一路向裡,首先到達的是山腳下的動物園和植物園,穿過兩園之後便是內城的學生大澡堂。實際上西城和北城的城市浴室也在山體兩面的同一高度。
雖然拉米亞是不立衛城的城邦,但這三座建立在護坡上的公共建築群基礎深厚、形制高大、用料厚實,完全是當做衛城的要塞來建造的。
逐漸上升的坡度使得道路在這裡一分為二,分別從左右兩邊螺旋向上,在山陰交匯一次,又在山陽到達終點處的一片小廣場。
除了這兩條能通行馬車的大路,還有數條石階,跨過屋頂花園、護坡堤道和院牆、鑽過騎樓和懸道、經過渡槽和塔樓的投影,或陡峭向上、或之字形蜿蜒,不斷分離又匯合,最終到達的終點,也是那片小廣場,也就是雄踞於整個拉米亞城之上的一片宅基地
——
塔古斯私人宅邸的門前。
(皮:萬一千百年後這裡成了博物館啥的,總不能讓來客沒地方停車吧?
之所以要強調“私人”,是因為塔古斯的官邸其實在北城,而塔古斯的辦公地點在碼頭廣場的中央大道上、市政會議大廳的路對面。
公是公,私是私,絕對不能混淆,塔古斯不佔大家的便宜,也希望大家不要打塔古斯家產的主意。
畢竟色薩利人也是希臘人,萬一哪天刁民基因發作,頂多不當這個勞什子塔古斯,這塊上風上水的人生後花園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私人財產。
**
整個建築的數個分割槽如同花瓣般由外而內片片相壓、由下而上高低錯落。
最外圍是山頂較為平整的地盤,分為四個部分,依順時針旋轉分佈,分別是南面向陽處供來客使用的數套院落、背後以迭水池塘環繞的花園、東面供夥友近臣們居住的聯排別墅、東南正對山下中央大道的正門廣場。
正南方一組客人使用的院子是典型的迴廊式四合院,依地勢環環相扣,可以臨時分成一進和兩進的數座獨院,都有獨立的噴泉和馬廄,功能齊全,足以接待一些有身份的客人。
而環繞西北的迭水池塘,則是巧奪天工的高山造湖。
為了提水上山,皮洛士命人建造了七座帶有風車和水車的高塔
——
別誤會,實際上用的是塔內的虹吸裝置,風車和水車幾乎只是為了好看
——然後用高架水槽將他們連線起來,山腰浴場處大蓄水池的清水便經過鍍銀管道、源源不斷的被抽到山頂的大豪斯,然後流入如同梯田一樣的迭水花園。
皮洛士用用海水熬了很多苦鹽倒進池子裡,希望能自然沉澱出火花海那種奇觀。
再往東就到了給夥友侍臣住的地方。
皮洛士的夥友們並不都是光棍,拖家帶口不說,甚至還有自己的臣屬奴僕乃至“夥友的夥友”,而供他們居住的地方就不能隨便打發了。所謂聯排別墅實際上是拉米亞城裡時興的建築形式,由巴西利卡改造而來。
巴西利卡意為王廳,是一長條的類似神殿的建築,只不過中軸是高房頂,兩側是低房頂。將這一長條分成數段正方形,分別接上前後的獨立院落,室內中間有空間廣大的起居室,供一家之主行使權威,前面有門房,後面有寢室,上面的低屋頂還能做陽臺和涼臺使用。完全可以滿足一個封建大家庭的全部需求。
南北兩排住宅,一面是糧倉、酒窖、武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