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2088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9章,米莉的火花,米粒2088,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抗生素、防腐劑、消毒劑、各種藥物……
這都是很好的發明,解決了人類的很多問題。
但是。
再好的發明,如果被濫用,也可能變成傷害。
比如抗生素(各種黴素、頭孢)。
1928年,弗萊明發明瞭世界上的第一個抗菌藥物——青黴素。
它解決了困擾人類已久的很多疾病,腦膜炎、產褥熱、敗血症、結核等等。
這是人類醫學史上的一次偉大勝利。
可惜,人是不懂節制的生物。
有了秘密武器,就隨時都想拿出來用。
一點小感冒就要吃抗生素。
養牛養雞都要喂抗生素。
據統計,每年全世界大約有50%的抗生素被濫用。
而中國這個比例高達80%。
濫用的結果至少有兩個。
一是抗生素殺死了很多人體裡的有益菌,導致人體菌群失調,出現各種問題。
二是導致細菌產生了耐藥性,慢慢出現了更難殺的“超級細菌”。
細菌的進化比人類快得多。
當人類無節制地使用抗生素來消滅細菌。
細菌就不得不迅速進化出更強大的能力,躲開抗生素的追殺。
事實上,現在就已經產生了很多耐藥菌。
抗生素已經沒那麼管用了。
而且就算你從來沒用過抗生素,也可能會產生耐藥性。
因為你感染的可能是耐藥菌,它們不怕抗生素。
就是說,只要少部分人濫用抗生素,那整個人類都要跟著倒黴。
所以很多專家就一直呼籲,“遠離抗生素,除非你真的很需要它們”。
08
“文明病”是怎麼來的
有一個常識,是業界公認的:
一個人,體內微生物越多樣,微生物菌群越平衡,他就越健康。
可是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正在導致我們喪失體內微生物的多樣性。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報道的一項研究,對比了義大利兒童和非洲兒童的腸道菌群。
結果顯示,義大利孩子的腸道內細菌的種類,遠不如非洲孩子多。
這會增加很多疾病風險。
就是之前說的——腸炎、哮喘、過敏、肥胖、糖尿病、抑鬱……
這就是現代化帶來的“文明病”。
它的原因很多。
有些是我們已知的——
我們的生活過於清潔,吃的東西過於精細,使用過多抗生素等等。
而還有一些原因,是我們很難想到的。
比如養寵物。
過去我們總覺得,貓狗身上有病菌,養它們會增加得病風險。
但是。
這幾年很多很多研究都發現,養寵物的家庭,孩子更健康。
英國一項研究顯示,小朋友在3歲之前擁有一隻寵物狗,可以使患哮喘的機率降低40%。
波蘭科學家的研究報告是,家裡養寵物的孩子比沒養的孩子,不生病的時間多31%。
在家接觸狗的兒童減少44%的中耳炎,減少20%的發燒,並且比沒養狗的兒童減少29%的抗生素療程。
丹麥科學家甚至發現,小時候接觸寵物的孩子,成年後肥胖的可能性都更低。
所有這些結果,其實都是因為寵物身上,有更多樣的菌群。
其中當然有一小部分致病菌。
但是絕大部分都是有益的或者無害的。
生物學界有個“老朋友假說”。
說長期以來,人類都是和家畜一起生存的。
在漫長的相依共生的演化裡,人類習慣了從動物身上獲取一些微生物,來維持自己的健康。
就像人類需要從泥土中獲取微生物一樣。
而現代化的城市,讓人們遠離了大地和動物。
打破了我們幾百萬年演化中達成的平衡。
所以各種城市病、文明病、富貴病就都來了。
09
我們該怎麼辦?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有四點建議:
第一,適度的乾淨。
完全不注意衛生,肯定不行。
但過度的清潔,也會讓我們體內的微生物失去多樣性。
所以我們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