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漫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嶺北,女縣令,青山漫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道:“父皇聖明。”
“哼,什麼時候處理國事也能像說話這麼順,朕就不必擔心了。”
陳鈞還想說什麼,這時門外傳來動靜。
陳顯道:“什麼事?”
一個小太監邁著小碎步低頭哈腰的走了進來:“啟稟陛下,中書舍人洪大人,戶部尚書楊大人,水部司於大人,倉部司常大人求見。”
陳顯“嗯”了一聲道:“你們倆站到朕的身旁。”又對內侍道“宣吧。”
小太監立即唱名道:“宣洪志,楊威,於耀輝,常進,覲見~”
陳鈞和陳匡對視一眼,互相嫌棄,當然面上那是兄友弟恭。
洪志等人依次進入,對一月未見的帝王行跪拜大禮,高呼萬歲。
陳顯淡聲道:“都起吧,你們啊就會弄這些虛禮。”
四人見陳顯的表情還算平和心鬆了一口氣,見太子成王站在一旁心又提了起來。
陳顯也不跟他們繞彎子,開口道:“陳魏的事,想必你們也知道了,太子成王你們先說說自己的想法。”
“兒臣遵旨。”
陳鈞瞥了陳匡一眼後道:“兒臣以為,外族一事事關重大,侯佳雖說做事魯莽,卻並無大錯。”
陳匡立即道:“三弟此言差矣,這些年來,魏郡公雖得皇爺爺承諾,但府中早已日漸式微,天下人皆知,而侯佳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此事就是魏郡公所為,手段強硬,以至於魏郡公做事如此決絕,這讓天下氏族如何看我朝?”
陳鈞道:“正所謂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嶺北道一地何等的重要,事情偏偏落在魏郡公頭上,即使他不是主謀者,亦脫不了干係”
“那也是空口無憑。”
“侯佳上傳奏摺中言,嶺北一道土地兼併嚴重,官匪勾結,百姓寧願成為逃戶,也不在當地,魏郡公可佔了不少,若非仗著皇爺的承諾怎敢如此?要知道租庸調製為民制產,有田始有租,有家始有庸,有人始有調,乃是一種輕徭薄賦的制度。”
“即使如此,亦罪不至此,如今天下氏族皆言我皇家不重承諾,只顧猜忌,這又待如何?”
“...”
“...”
兩人你來我往,下面洪志幾人不敢說話,麟慶帝臉上始終看不出喜怒。
待兩人說的差不多了,陳顯淡淡的說:“洪卿,說說看。”
洪志乃是麟慶元年陳顯親點的榜眼,可以說麟慶朝發生的大小事他都有參加,也是最瞭解麟慶帝脾氣的其中一個。
這次事情的根本所在,太子根本沒有意識到!成王更是隻有針對太子之意。
想到這幾年皇帝有意無意的引導太子,再細思這兩年太子的處事,洪志只能嘆氣,皇帝這是要點撥太子呢!成王的心思怕是要落空了。
太子殿下從未體驗過民生或者說太子是完美的太子,皇家的風範,禮儀,道德,帝王之術很拿手,但只是太子。
他無法理解這件事背後所帶來的影響,所以到現在也沒有做出決策,這也是皇帝最失望的地方!
想到這裡洪志緩緩道:“鹽,獸筋,生鐵的大量購買不僅需要身份,大量的錢財更重要的還有關卡,若是到了一定數額,那牽扯的人必定不少,另外若證實與外族有關那我們要考慮的打還是讓他們把東西都吐出來。”
說到這裡洪志頓了頓,看了眼開始沉思的太子又接著道:“另外嶺北道逃戶多,土地兼併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還有其它原因...太子可曾看過去歲關西道綏州上書?”
陳鈞看了自家父皇一眼,拱手道“請洪大人賜教。”
洪志道:“文書說其縣城原本三千一百多戶天災過後只餘半數,朝廷規定分田稅不變,那麼分攤在這些戶籍的攤稅就成倍增加,無法承擔的百姓選擇做逃戶,那些逃戶遷到富鄉,富鄉的戶口增添,所開墾的地便多了,那這一鄉的規定稅額分攤下來就輕了,於是窮的地方越來越窮,富的地方越來越富,而當富鄉的戶口基數到了頂數,土地分無可分的時候,這裡就會發生鬧事。”
陳鈞靜靜的思考著洪志的話,連成王也沉默了下來。
陳顯突然道:“太子,聽明白了嗎?”
陳鈞連忙道:“兒臣聽明白了。”
“平日裡你喜歡端著禮著朕不管你,但是你要明白你的身份,不懂就去向懂的人請教這丟不了你太子的臉。”
“兒臣知錯。”
“嗯”陳顯看他態度良好面上柔和了不少,而一旁的陳匡終於明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