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漫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嶺北,女縣令,青山漫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父皇的想法,一顆心跌入了谷底。
陳顯又道:“於愛卿,常愛卿你們說說這次的事情該怎麼解決。”
於耀輝拱手道:“魏郡公畢竟是熹宗親子,如今歸於塵土,朝廷理應彰顯氣度,儘快調查出真正的主謀,另嶺北之地既然田戶有錯,當順勢改正。”
“何人前往合適?”
一直在旁的楊威道:“臣以為派左司郎王芩大人去即可。”
常進道:“楊大人此話差異,臣以為該由刑部司鄭嘉大人前去。”
向來跟常進不對付的於耀輝拱手道:“臣以為楊大人所言有理。”
常進道:“嶺北問題已久,許多事情需要快刀斬亂麻,王大人善治善能但年齡已大,怕是一時難以應付那些宵小之輩。”
於耀輝道:“鄭大人雖然剛正不阿,嫉惡如仇,但此去主要是為了民生,正需要王大人這樣德高望重之人總攬全域性。”
兩人對視一眼互相嫌棄,隨後齊聲向上拜道:“請陛下定奪。”
陳顯慶斜坐在龍椅上,緩緩道:“太子,你覺得誰去比較合適?”
陳鈞這次學精了不隨意說自己想法,學著自家父皇,問道:“洪卿對我朝地理人文熟悉,嶺北亦是有涉足,不知洪卿有何指教。”
洪志道:“嶺北問題已久,此次還有邪教在旁煽風點火,百姓人心惶惶,臣以為以安撫為主。”
洪志好像說了又好像沒有說,皮球又踢了回來,陳鈞不禁有些急了,他也有合適的人選,只是不敢說出口。
其實平日裡陳鈞也是個處事果斷的人,只是他真的怕他父皇!
下方於耀輝和常進見狀又各自又推薦了人選,只是這兩人一開口就有爭吵,若非在麟慶面前怕是要動起手來。
他們倆沒有什麼大仇,頂多是政見不同,皇帝樂見其成,太子勸了多次後放棄,這麼多年也就這樣了。
爭論許久後,於耀輝斜了一眼常進,涼涼道:“常大人怕是少說了一人,聽說這人幾天破命案,明察秋毫。用佛法辯勝一百零八僧,精通佛道兩教,口才了得。更是讓富商們心甘情願交出兼併的良田,重新分配。百姓們稱其為青天呢。”
那邊太子陳鈞立即來興趣,問道:“不知於卿所說何人?”
常進下意識的皺起眉頭,於耀輝這話不過在挖坑於他,偏偏太子沒有聽出來,只好拱手道:“太子殿下,於大人說的是下官的師弟,如今在同州一縣為縣令,所做所為不過本職,年前師弟曾於於大人之子有些矛盾,於大人怕是有些氣不過,少年人總有些莽撞,讓太子見笑了!”
陳鈞明顯失望了一下,這說來說去也沒有說個確定的人來,心裡不禁有些著急。
就在陳鈞一籌莫展的時候,陳顯突然道“孟谷?”
於耀輝和常進一驚,他們這樣的爭吵不在少數皇帝基本不會管,心情好的時候還會調侃兩人幾句,剛剛就一句擠兌話,皇帝卻能直呼其名,發生了什麼?
不管殿裡幾人的心思流轉,陳顯閉上眼睛,淡淡道:“擬旨:查嶺北一道,有包藏禍心者,勾結外族,欺壓百姓,逆天犯順,褻瀆天威,其罪當誅。
再查魏郡公,雖治下不嚴,但罪不至此,如此結局朕深感痛心!特封魏郡公為魏親王,以親王禮葬。
另太子你自行斟酌派一欽差大臣去嶺北,替朕送魏親王后,代天巡按,嶺北一眾官員聽其調令,不得有誤。”
“臣等遵旨。”
“石山縣縣令孟谷既有大才,宣皇朝覲見。”
“太子,此次不僅是前去的人員還有物資你都要親自監察,多思多想不懂就問明白嗎?。”
“是,兒臣遵旨。”
陳顯一連兩個旨意,金口玉言,再無更改。
“朕累了,你們都下去吧。成王,你也下去吧。”
“兒臣(臣)告退。”
一直站在一旁的成王,此刻一張臉煞白,小聲道“兒臣告退。”
是啊,他怎麼忘了,忘了父皇曾經說過,定罪從來不需要證據,大辰的實力就是顏面,所以他和太子一開始就錯了,只是太子終歸是太子。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