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漫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章 再見鄭嘉,女縣令,青山漫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錦縣西北城外的一處山坳,這裡有一個莊子,莊子裝修的極為雅緻,這莊子不屬於柳家也不屬於錦興樓,是一處有善名的地主的產業。
一隊禁軍快速的包圍了莊子,片刻功夫,打鬥聲便在莊子中響起,從裡面衝出一些人來,他們簇擁著如風往離開,禁軍們立即向他們攻去。
最後禁軍以壓倒性的優勢將這些人鎮壓,莊子外務農的佃戶見一群官兵來勢洶洶,裡面又很快傳來打鬥聲,一個個拿著鋤頭趕了過來,他們是怕官兵的,但是莊子裡的東家是他們的衣食父母,還是仁厚的衣食父母,這個時候他們能不顧一切的上。
禁軍頭頭走到眾人前頭,厲聲道:“你等做什麼?難不成是這群逃犯的同夥?”
最前面的一個人舉著鋤頭,大聲道:“俺們不知道什麼是反賊,只知道吳老爺人很好,借我們糧種,為我們引水,從不多收租子,遇到年成不好的時候還會減租,你們這些當官的天天就知道欺壓我們,我們跟你拼了。”
“放屁。”
禁軍頭頭氣憤的道:“當今陛下早年頒佈田賦法,每戶當有授田和分田,所有稅收對比前朝絕對是薄稅,同時朝廷禁止民間有人大肆的佔用良田,你們自家的田去哪裡了?你們這個東家哪裡來的這麼多田?自己不好好想想,白白給人當了奴才還在此感恩戴德,如今欽差大人已經到了遂州必定會重新歸整這些,好讓爾等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豺狼。”
這些話都是這些日子禁軍頭頭跟在鄭嘉身邊學來的,往往一個地方的鄉紳擁有大量的田地時,那麼大概是兩種情況,一種是純粹的惡,另一種是偽善,特別是朝廷不允許買賣的田,他們大多是用各種非法的手段得到的,禁軍頭頭表示現在的情況小意思,見多了,這些人根本逃不過鄭大人的眼睛,當然鄭嘉比他說的一針見血多了。
那個說話的大漢被說的愣住了,這個時候幾個禁軍壓著狼狽的柳塢走了出來,他立馬瞪圓了眼睛,他們家的田是怎麼沒有的,他永遠不會忘記,面前這個人就是罪魁禍首,當初他給柳家送柴火,莫名其妙的被抓了,柳府的人非說他偷了東西,很快他被下了大獄,最後他爹為了救他賣了家裡的田,他被縣太爺打了二十大板後才被放出來。從此之後他們家就只能租地主老爺的田,後來地主老爺跟柳家買了他們家的田,租給他們,說是他們租田種二十五年就把田還給他們,當時他們是高興的......
“柳塢。”那漢子眼睛都紅了大喊一聲,朝著禁軍衝了過去。
兩個禁軍立馬攔住他,喝道:“欽差大人已經到江錦縣,你若是有什麼冤情儘可前去陳情,禁止私鬥。”
“柱子,柱子”後面兩個穿著補丁衣衫的人連忙拉住他,奪下他手中的鋤具遞給一旁的人,好聲好氣的勸著。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他們本是憑著一口氣來的,先是被禁軍嚇了一下,又看到柳塢卸了一股氣兒,便再沒有動手的可能。
禁軍帶著如風等一群人向江錦縣而去,同時欽差衛隊入了江錦縣城,鄭嘉本準備直接去遂州城,中途接到孟谷讓人送來的信,於是臨時改了道,同時配合孟谷玩了一手黃雀在後的戲碼。
而鄭嘉也很想知道魏親王到底是怎麼回事,當日寧時把孫申送來,特地告訴他與魏親王有關,他明白其中的意思,單獨審了孫申,品出了其中的陰謀,這關乎到皇室更關乎天下他又怎麼敢大意。
對孟谷而言,那就是時不待我,江錦縣的事要理,魏親王的事更要查,還有皇帝在意的聖母教和長壽村,他曾想過各種方案,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將那些不平事和姑娘們交給鄭嘉,鄭嘉公正廉潔且不迂腐,他對姑娘們的安排不能達到孟谷的一些期待,但會是這個時代最符合當下環境的,有些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到!
衙門裡吳庭知道欽差大人到了,整個人都傻了,按照他們的眼線來報,欽差隊伍是沿著主官道朝遂州而行,就因為這樣他們才敢做一些小動作,畢竟孟谷是沒有生殺予奪大權的,看著也年輕,遠沒有鄭嘉的威懾力大。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斟茶時,須滿十分。
欽差行轅內,內侍給鄭嘉和孟谷上了茶後就退了下去,連劉大力都只能在門口守著。
“孟大人對此事有何見解?”
孟谷面色凝重的嘆了一口氣,說道:“在出京之前,陛下曾問下官對現下朝廷的看法,下官回答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牽一髮而動全身。”
鄭嘉屬於刑部的官員,為人公允,鐵血手段,對於刑法那是倒背如流,政事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