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漫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沈睿之死,女縣令,青山漫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疑讓他失了理智。
陳鈞有五個兄弟,最小的今年也滿了十六歲,論文才他比不上六皇弟陳盛,論背景他比不過景王陳寬,論沉穩他比不上端王陳載,上面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成王。
他只有箇中宮嫡子的身份,皇后早逝母族不問朝事,他根本沒有什麼有力的後援。
兩年前父皇讓他一手處理國事,他以為那個位置是板上釘釘的事,他意氣風發,心有大志,結果所謂的兩年養起的驕傲,被這幾個月的事兒擊的粉碎。
之前沈睿一直有好訊息報來,結果轉身就打臉,他慌啊!
陳鈞想自己對自己人公正從法,父皇就算還有不滿,也不會太過苛責。
可許久未聽陳顯說話,心又提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陳顯才淡淡道:“嶺北之事呢?”
陳鈞心下鬆了一口氣,小心翼翼的說:“兒臣與朝臣商議過,另選官員前往嶺北。”
“結果如何?”
“這...”陳鈞偷偷的瞧了一眼自己的父親,恭敬的說:“朝中人才濟濟,具體還在商討中,相信不久就會有結果。”
“哼”
陳顯冷哼一聲,嚇得陳鈞心中一突突,連忙低下頭,心中哀嘆自己又讓父皇不滿了。
陳顯撐肘側躺,雙目微闔,有些蒼老的臉在燭光和閃電的交輝下顯得有些可怕。
許久之後,陳顯慢慢睜開眼睛,語氣清晰的說道:“昔年德武年間,劍南道天災人禍,德武皇帝派戶部侍郎唐效前往賑災,唐效到任後在此期間數月貪汙白銀幾萬數,給百姓吃陳米或摻了沙子的米,買得廉價的女子為己享用,朝中不少官員彈劾於他。
德武皇帝並未在這件事上處置他,待他回朝災後資料統計,無一官員死亡,百姓雖然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卻是幾朝來救災死亡人數最低。
此後兩年唐效因一個杯子而死。
貪汙有錯嗎?
有。
再有陳延固當日打著清君側為天下黎民百姓的旗號起義,他手下有一猛將,一路殺一路貪。
陳延固不知道嗎?
他知道。
德武皇帝修訂律法,歷時十八年方成,雖說律法沒有到盡善盡美的地步,也是多方顧及,然律法豈能編織人心。
貪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身為掌舵之人卻被人牽著鼻子走。
另外沈睿就算貪汙枉法,朝中自有三司會審,豈能說圍堵就圍堵?
你不是識人不清,而是小看了嶺北。
百姓聚集豈會沒有帶頭之人?
鈞兒,記住。你是大辰的太子,將來的大辰皇帝,怎能聽風雨就亂,喜怒全在於色?”
陳鈞聽了漲紅了臉說:“兒臣知錯,自己選的人做出了這樣的事兒臣惶恐。沈睿一事下令的確實也過於草率,兒臣定會妥善處理。”
陳顯淡淡道:“誰說你錯了?你既然已經下令,就算這其中有錯也不是你的錯。
沈家之事亦不得更改。
身為帝王,天子金口,豈能朝令夕改?你要做的是兼聽則明,慎重而行,不可再犯錯,明白嗎?”
陳顯雖說語句嚴厲,卻在維護於他,陳鈞不由的眼眶一紅,這件事帶來的心慌慢慢平復下來。
陳顯看著他這個樣子不由心中一軟,嘆氣道:“這治天下豈會那麼容易?若只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禮儀道德制度那樣,就不會有現在的大辰了!
你的身旁的心腹朝臣之言,在於聽,而該怎麼做要學會自己判斷,還未判斷就慌了神,成什麼樣子?”
“兒臣...兒臣知道了...”
陳顯坐了起來,把陳鈞招近了些,拉著他的手說道:“太子,我大辰人才濟濟,所有的人你都可以用。”
陳鈞心中發熱,沈家的事他在眾人說辭中亂了方寸,只想著有個交代,自折一臂,寒了不少人的心,如今父皇直接開口,於他而言不僅就此揭過,之後還會有更多了人站在他這邊。
次日。
勤政殿上。
闊別兩年的麟慶帝高坐龍椅,文武百官,就連平日裡少有上朝的勳卿國戚也早早到場站定。
待皇帝陛下坐下後,眾人高呼萬歲,整齊劃一,剛勁有力,禮儀滿分,這是陳鈞坐在高位上不曾見到的。
陳顯早年南征北戰,常常身先士卒,受過不少傷,如今六十多歲看著比旁的富貴老人顯老些。
虎就算老矣,仍是百獸之王。
皇帝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