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仙山舊事
老嚴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仙山舊事,封神:我的身體裡流著應龍血,老嚴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岱輿並沒消失,而是來到了這裡?”
“可以這麼說。你們所說的五座仙山,其實是五個界域的三界通道,好比是你們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口岸。”
“聯接昊蒼、凡人、幽冥三界的地方嗎?所以這裡是三界的海關?”
廣成子翻了翻眼睛,不置可否。
“這個大樓稱為三界六合塔,由一萬個六稜形的獨立建築組成,是個連線三界的通道兼各種事務的處理部門。你們凡人界吶,想象裡的神仙世界莫不是逍遙自在,福壽無邊?鬼魂世界則是悽慘幽暗,陰風陣陣?”
“難道不是嗎?”
“不是,其實三界就是三個社會,都是有各自獨立完整的體系,都有管理者被管理者,都有各種機構部門分使權利,都有各行各業各司其職。都有黑白善惡,都有法則律例,也會有尋常意義上階級的高低貴賤。你憑什麼認為神仙就超凡脫俗?鬼界就陰森黑暗?”
“那我不明白,為啥凡人總嚮往著修仙得道?”
“因為活得比較老,而且福利比較好。”廣成子目光閃爍,微笑著說。
馬克聞言被口水噎了一下,暗自嘀咕,顯擺歸顯擺,押韻就不用了好不好?
“在我還沒弄清楚我為什麼來這裡之前,先不討論神仙是不是比凡人好這個問題。我相信三界社會的三觀都不盡相同,紅樓夢裡的‘好了歌’不是唱什麼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等等等等麼?所以名利權欲,香車美人,廣廈豪宅,本來就是目前我們凡人界的普世價值觀。我覺得貴界既然是神仙境界,價值觀應該不會如此,幽冥界的想必也不會是這樣吧?”馬克繼續問道。
廣成子看著馬克,捻鬚笑了一下,道:“你們有句俗話叫‘有錢能使鬼推磨’,頗有道理。”
“大仙的意思是?”
“就是你理解的字面意思,其實某些方面三界都一樣。”
“那按大仙您說的,很久以前三界共治時代是因為什麼原因結束的?難道不是因為三觀不合而分治的?是什麼讓神人鬼三者互不往來?”
“凡人界為什麼要分成那麼多國家?”廣成子反問。
“文化的差異,血統的區別,風俗習慣,人種民族,戰爭和政治,地域的管理等等很多原因,但是歸根結底應該還是因為權力跟利益的分配原則。”
“你說的沒錯,昊蒼界也有種族,也有區域的劃分,神仙之間也有習慣和文化上的差異,也一樣免不了利益的爭鬥。一界尚且如此,何況當時三界共治?所以最終還是絕地天通,分而治之。”
馬克聞言沉吟不語,腦子裡又開始想到封神榜。
第一遍看的時候,他覺得這部小說不過是神仙打架,飛天遁地,法寶神兵,不亦樂乎。
後來多次閱讀,漸漸會想,難道闡教截教打架,還有西方的神仙勢力如準提,接引等前來橫插一腳,妖鬼之流如狐狸精,雉雞精,梅山七怪等等也趁亂起鬨,唯恐天下不亂,這麼大的一趟渾水,真的只是為了伐紂或者助紂?
紂王充其量只是一個人皇而已,真的有那麼大能量來掀起三界大劫?闡教教主元始天尊和截教的通天教主師兄弟之間鬩牆誶帚,真的是為了彼此的信仰而戰?還是別的原因?無數上古神仙大能為什麼會為一個凡人界的王朝命運而前赴後繼地互相撕逼?
馬百科當時也想過很多原因,想得越多,越是繞不過兩個字:“利益!”無數可能性的最終目的走向都是權和利的分配。
後來他漸漸得出了自己的結論,拋開是非黑白,封神榜講的就是作為一個握權者的商紂王和作為一個謀權者的周武王之間關於利益的爭奪大戰。兩者更是為獲得利益成果而各自尋求了更具實力的神仙團隊,也就是闡教與截教作為彼此的靠山來助陣。
而作為雙方靠山的闡教和截教的目的性也很明確,無非也是藉機為了給自己的利益集團謀取更大的權益。殘酷的現實依然是優勝劣汰,弱肉強食。
人神聯手形成一個更大的互利利益集團,大家都在博弈,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不僅人類集團好戰,神仙集團亦會彼此傾軋,幽冥界想必也是這樣,三界不外如此。
馬克覺得對神仙的認知上開始和以往相比出現了一些偏差,而這個偏差就出現在自己開始相信神仙的存在,同時自己也被認定具有有神仙血統的時候。
他內心最初的狂喜已經打了個折扣,但是總體來說,自己是半個神仙,這個事情的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就這點,足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