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變法要像切香腸
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章 變法要像切香腸,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場的人,都在等寧野回答。
“趙哥,你看,這才短短六年時間,你們就出了九條變法政策,一年一個都綽綽有餘了,你這是變法還是趕集?”
寧野毫不客氣,一點也沒有給趙頊留面子
也就是王安石不在這裡,否則這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拗相公,必定會有很多話要和寧野說道說道。
聽到寧野說他們是“趕集”,趙頊臉色不太好看。
畢竟,他是很相信新黨的說法的。
正所謂“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開頭做得好的很多,能堅持到底的大概很少。如果變法一開始就不能雷霆出擊,又如何指望之後可以有所成效?
“寧弟的意思是?”
儘管趙頊已經大概猜到,但他還是想親耳聽聽寧野怎麼說。
“你們太心急了。”
果然,寧野一針見血。
“變法是一件非常得罪人的事,本來,你可以一次只得罪一小部分人,就像切香腸那樣,逐步分化瓦解反對勢力,徐徐推之。結果,你們短短六年出來九條法令,這麼搞變法能搞下去才怪了。”
蘇軾聞言,當即點頭不止。
雖然才來不久,蘇軾卻是越來越佩服寧野,年紀輕輕,和官家年齡相仿,可論聰明才智當真是世間少有。
其實,蘇軾之所以會對寧野有這種好感,大機率也是因為他感覺寧野和他對於變法的大體思路相近:一方面,蘇軾自己是傾向於變法的,但另一方面,他又覺得變法要慢慢來,要考慮帶給百姓的不便,不能像新黨那樣急於求成。
見趙頊若有所思,寧野繼續解釋他的切香腸大法。
“就比如說,本來你出臺法令甲,只有少數人反對。你如果只是先把法令甲貫徹落實,那麼其他人因為利益受損沒有反對法令甲的那幫人那麼嚴重,原本是沒打算出來反對的。”
“結果,法令甲都還沒搞定,你們又著急忙慌地出臺法令乙。”
“現在好了,原本不反對法令甲的人,因為反對法令乙,也不得不站出來附和先前的反對者。”
人嘛,總是從眾的。
寧野一說,大家很快就明白了。
“然後,法令甲和法令乙還沒處理好,你又吭哧吭哧地接連出臺法令丙、法令丁……如此一來會有什麼結果呢?”
寧野頓了頓,似乎是在等大家都跟上他的思路。
“結果就是原本只是反對某一條法令的人,現在反對所有變法……這就相當於,你把所有反對派都推到了一起,讓他們對新法群起而攻之。”
“你說,你這是不是,沒有敵人,創造敵人也要上?”
“……”
寧野一番分析有理有據,眾人嘖嘖稱奇之下,都歎服的確是這麼個理。
別說趙頊張大嘴巴恍然大悟,像是發現了什麼聞所未聞的真理,就連蘇軾、勞之逸也各自在心裡暗道,如此淺顯易懂的道理,為何他們之前就沒想到?
“寧弟,為兄今日受教了,請受朕一拜。”
趙頊當即退後數步,拱手作揖朝寧野行禮。
蘇軾等人見狀,自然是有樣學樣。
一時間,搞得在場的所有古人,都不約而同向寧野敬禮。
“你們又來了……我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
寧野有點汗顏。
能夠開拓古人的思路,寧野自然是高興的。
可是,這淳樸的古人禮儀也太多了。
沒辦法,習慣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即便是寧野,也只能儘可能影響古人,而無法完全改變古人。
等到眾人禮畢,寧野才又繼續開始講課。
“所以啊,這招切香腸的方法,我教給你們了,趙哥,你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可是……”
趙頊雖然聽懂了寧野的意思,卻明顯還有疑問,“若是早幾年遇到寧弟,自然可以按你說的操作,如今法令都已頒佈,如之奈何?”
趙頊說的問題自然是客觀存在的。
畢竟,北宋君臣來自熙寧七年,變法已經進行了六年,王安石都罷過一次相了。
“很簡單啊,推倒重建,重頭再來唄。”
沒想到,寧野卻提出了驚人之論。
“重頭再來是何意?”
心向新法的勞之逸聞言,心裡咯噔一下,忍不住發問。
變法關乎國朝大事,豈可朝令夕改?
“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