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章 單獨求教,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呀,明朝很快就滅亡了。”

寧野也沒藏著掖著,反正這祖孫仨早晚都會知道歷史的,不如直接說出來,說不定還能激發他們改變大明的決心。

“崇禎皇帝也算有骨氣,面臨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兵臨城下的絕境時,仍然牢記‘天子守國門’的祖訓,堅守京城不遷都,最後自縊煤山,以身殉國。”

“不僅如此,崇禎皇帝還留下遺言 ‘任賊分裂朕身,勿傷百姓一人’,以死明志。只可惜,即便如此,也無法挽回明朝的國運。”

朱標和朱允炆聽罷,長吁短嘆,直道這崇禎皇帝,雖是老四朱棣的後人,倒也沒有給他們老朱家丟臉。

“這幫殺千刀的!”

朱元璋氣得牙癢癢,“若是咱在,必殺他個人頭滾滾,看他們還敢不敢貪。”

“要是動不動殺人就有用的話,那人類還建立國家、政府幹什麼?還要什麼政治制度、法律條令?”

寧野不是很贊同朱元璋的想法。

“貪官當然該嚴懲不貸,但是,如何從制度層面預防貪腐,這才是頂層設計需要考慮的事。”

最後,寧野也適時總結陳詞,並拋給了朱元璋、朱標以及朱允炆一個事關大明未來發展方向的大問題。

“所以,是要一個當兩三百年皇帝就滅亡的大明,還是要一個開啟全球化,為華夏立萬世之功的大明,現在,到三位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寧野問題是問了,但是祖孫三人都未當場回答。

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畢竟,屁股決定腦袋。

歷史侷限性不是靠來現代一兩次就可以輕鬆解決的,也需要給朱元璋、朱標和朱允炆更多時間考慮。

畢竟,他們的決定,很可能不僅會改變大明,還會改變平行世界的後世。

雖然,這一點也不影響寧野已經在學了多年英語中長大,但如果在其他宇宙,漢語成為世界第一通用語言,寧野當然也會感到由衷的開心和自豪。

系統的辦事效率,一向很高。

寧野在校長辦公室,和朱元璋三人討論大明未來發展方向的問題的時候,系統也把古人們買的高產糧食作物種子,全部採購完畢,並且運送到學校門口了。

後天就要正式開學,哦,嚴格意義上說,是正式開營,來學校的人不少,想必會十分忙碌。

因此,和系統申請後,寧野今天也給古人們放了假,讓他們把採購的糧食作物種子,先帶回各自時代,召集人手安排試種。

秦朝的治粟內史、西漢的大司農、北齊和兩宋的司農寺這下都有得忙了。

哦,順便提一句,由於北宋君臣不在,寧野自作主張,幫他們每個糧食作物的種子都買了一點。

擔心古人們把種子帶回去,摸索半天結果還是種錯,寧野非常貼心地從網上搜集整理好了各大糧食作物的習性、平均畝產、種植方法以及一些不需要科技也能施行的現代農業經驗,包括選種、土壤改良、灌溉、肥料製作技術、田間管理等等,分門別類列印好,人手一本送給了古人。

不用說,又是一波山呼海嘯的“謝謝寧校長”。

也就是寧野不在古代了,否則,估計除了皇位,寧野要啥他們都會給。

後天來的學生不少,膳堂不能繼續關門。

考慮到蘇軾他們回去已有時日,寧野讓系統將蘇軾、勞之逸、隆三和牛富貴緊急召回了現代。一則,是讓他們把寧野買好的糧食作物種子帶回北宋去,二則,也是告知蘇軾,下週正式開學,因此明天要回來上班,提前為下週一學校的伙食做準備。

由於系統已經答應了寧野,解決古人古今穿越時面臨的時差問題。

因此,從下週起,所有古人和現代人一樣,採取做五休二工作制,週一上班,連上五天,週末雙休。

有特殊情況的,特殊申請特殊處理。

蘇軾當然沒啥問題,和勞之逸、隆三、牛富貴謝過寧野後,又將糧食作物帶回北宋,他們也要和趙頊彙報,讓司農寺抓緊趁著春耕,在汴京附近找一塊實驗田,把種子播種下去。

朱元璋和朱標,望眼欲穿地在校門口看著各個時代的古人,喜滋滋地一袋又一袋的扛著糧食作物種子返回古代。

是誰羨慕了,他們不說。

不過,沒關係,哼,大明有三個人!

等他們來工作,不信下個月工資會比這些古人賺的少。

由於擔心馬皇后和朱雄英的身體,朱元璋和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負卿卿

兆七

玩家都以為路人他是滅世Boss

Cayer

未來法師

采苓

假公主重生後成了真貴妃

聽蟬聲

全星際最後的金龍

貓不虎

我真的只是個醫療兵

牧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