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七章親事(二合一),暮漢昭唐,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了證據,酈嵩抓住張虞的手臂,惱怒說道:我本以為濟安在石亭中勤學,卻不料隱瞞眾人,私交王千金,竟還敢有意求親。若長文公知曉此事,必不容你!”

正如酈嵩所說一樣,王宏好心留張虞在外院外的石亭讀書,而張虞卻偷摸到內宅的山林,勾搭王宏寵愛的大白菜。若是王宏知道這件事,怕不是直接拿刀剁了張虞。

“錯了!”

因在王氏山院附近,張虞生怕有王氏族人知道,趕忙拉著酈嵩的手,說道:“伯松慎言,不可胡說!”

酈嵩冷笑幾下,說道:“有意迎娶她人,又恐素衣傷心,今用口舌說服了某,濟安倒是厲害!”

張虞滿臉苦笑,說道:“虞別無二意,今之所以有此念,還是彥龍力主相勸。若伯松不願我迎娶王千金,我立即歸家迎娶素衣!”

“哼!”

見張虞以退為進,酈嵩冷哼了一下,重捶了下張虞的肩膀,說道:“素衣之事,你看著辦!”

“我與素衣青梅竹馬,斷不敢薄待之!”

曉得酈嵩在為酈素衣出氣,張虞不敢回嘴,唯有連連應下。

-----------------

夜色已晚,王氏山院燈火通明。

大堂,王宏跪坐榻上,溫劭與其父溫孚跪坐堂側。

“長文兄啊!”

溫孚看了眼堂中陳列的厚禮,說道:“溫氏與王氏自古同居祁縣,有同鄉之情誼。今我兒伯許已長,而令女也已及笄,王溫二族不如就此親上加親。”

王宏捋著美髯,委婉說道:“溫、王二族世代聯姻,早已血脈相融。我雖有意結親,但我女年歲尚小,不諳世事,恐難為溫氏良婦。”

溫孚聽出了王宏的拒絕,拱手說道:“令女知書達禮,倒是我子不成器。其隨君治學以來,雖有長進,但因性情頑劣,倒讓長文公失望了!”

“不敢!”

王宏捋髯說道:“伯許性情雖說頑劣,但天資卻是聰慧。如若勤勉讀書治學,未來必成大器。”

聞言,溫劭撲通跪到王宏前頭,懇求說道:“王師,劭自知性情頑劣,不愛讀書,但我卻鍾愛王妹,望王師能允婚事。今後劭當日夜跟隨王師左右,勤勉讀書,成一番事業!”

“這~”

見溫劭突然跪拜,王宏急忙起身,說道:“我非嫌伯許頑劣,僅是婚事非同小可,不可擅做決斷。且小子凌兒年幼,我身體不佳,平日尚需霽兒平日照顧。”

“我也能照顧王師!”溫劭憨憨說道。

聞言,王宏忍不住翻白眼,他都不知該說溫劭聰明,還是溫劭笨了,這麼明顯的推脫之語,沒聽出來嗎?

為了轉移婚事話題,王宏問道:“不知溫君近來如何?”

……

外院,王宏在與溫氏拉扯,用言辭婉拒溫劭的求親。

院內,身材豐滿,氣色不佳的王母半靠在榻上,柔聲細語勸王霽出嫁。而王霽手撫團扇,偏頭不語,眼神中透露著不情願。

“殊嵐,你意如何?”王母溫聲問道。

“不怎麼樣!”

王霽纖指轉著團扇,不滿說道:“溫劭乃膏粱子弟,今若許了他,我怕不是跟著受苦。”

“受苦?”

王母微微蹙眉,不能理解說道:“溫氏世代兩千石,太原諸氏中,除郭氏外,唯溫氏名盛。你若許了他,合王、溫二家運作,溫劭不日便能被舉孝廉,屆時入了臺閣為官,豈有受苦這一說。”

東漢時期,王氏尚不是魏晉時期的頂流,真正頂流還是陽曲郭氏。溫氏因結親的大族多,加上近代出了上卿,故僅次於郭氏。

近十幾年來,太原雙王有後來居上之勢頭。而令狐氏因人才匱乏問題,漸漸有衰弱的勢頭。

王霽並不樂意,說道:“依仗父輩權利而倖進者,非良家之選。溫劭若是寒門子弟,父親安會容他進門隨學。”

王母咳嗽幾聲,說道:“女子當相夫教子,操心外事作甚?”

“今溫氏俊傑眾多,如以溫恕為例子,年僅三十歲,便官拜兩千石,假以時日,必能進位三公,何愁溫氏衰微!”

王霽把玩著團扇,說道:“溫恕為溫恕,與溫劭有何關係?我王氏莫非無家道中衰者乎?”

大家族看似為一家,但因隨著各支繁衍,早已散落開來。如王霽所說一樣,溫氏強盛不代表溫劭出眾。尤其在溫劭扶不上牆之後,溫氏可能會轉去培養其他人。

“你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走進巫界

沙漠胡楊

妄念

菽久

華娛終極大亨

油水膩歪

龍王之叱吒風雲

海風的軌跡

我在未來看風水

紀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