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章 收攬人心,北宋帝國興亡史,海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卷選出了以呂蒙正為狀元的一百零九人為進士,這些人就是所謂的正牌進士。這個數字也是驚人的,趙匡胤在位十七年總共進行了十五次科舉考試,總共錄取了一百八十八人為進士,這就是說趙光義一次科考所錄取的進士數量需要趙匡胤用十次科考才能追得上。

,!

這還沒完!趙光義緊接著又複試諸科再取兩百零七人,然後他賜這兩百多人進士及第。呂蒙正等人叫做進士科進士,這些人叫做諸科進士,所謂的諸科考試是指九經、五經、開元禮、三史、三禮、三傳、學究、明法等科目的考試。在這兩百零七人裡面,九經科的中榜者當中有七個人之所以中榜不是因為他們的成績好,而是因為趙光義覺得這些人年紀太大了,考了這麼多次也沒考中實在是太辛苦了,於是他大發慈悲把這些人的名字給圈了出來。

這還是沒有完!為了將自己的恩德散播得更廣,趙光義還幹了一件讓人瞠目結舌的事:他下令禮部查閱這些考生的貢籍,最終發現共計有一百八十四人參加了自宋代建立以來的每一次科考,而這些人很可惜的是一次都沒考上。於是乎,趙光義大手一揮:“你們以後都別考了,看你們這麼辛苦,朕把你們全部錄取了,朕賜你們進士出身吧!”

這還是為國取仕的科考嗎?這些人只是因為考試的次數太多了就可以當進士,然後去管理一方的土地和百姓,趙光義這是在做什麼?但是,不要為此而感到不可思議,以後這樣的事以及與此類似的事還會有,比如宋仁宗時期某些年事已高的大臣單靠資歷就能夠混到兩府長官的職位上,而趙光義的這種取仕的方法也在後來被他的子孫們爭相效仿並以此彰顯皇帝對讀書人的一番仁德之心。

前面那一百零九個正牌進士我們就不說了,後面的這四百多箇中榜人員尤其是那些因為年齡大或資歷老而榜上有名的考生在得知以及也中了進士後恐怕是恨不得當即跪在趙光義的面前並山呼萬歲,年老者興許更是會當場痛哭流涕直呼皇恩浩蕩。兩相對比之下,這些人會怎麼看趙匡胤呢?他們又會怎麼看趙光義呢?對他們而言,趙光義簡直就是再生父母,至於已經死了的趙匡胤,這些人裡面有人或許巴不得他早點死呢!

這五百人隨後又享受了一回趙光義的皇恩浩蕩,趙光義特意在開寶寺為這些新科進士設宴慶賀,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這一天的開寶寺是何等的喜氣隆重。趙光義在席間宣佈這次科考的一等和二等進士以及九經科的進士都將被授予監丞、大理評事、諸州通判之類的高階官職,其餘人等則直接送到禮部去分派官職,而且是儘量將美差和肥差分派給他們。

這五百個出自趙光義手筆之下的“天子門生”此刻對高高在上的這位宋朝新皇帝可謂是感恩戴德,尤其是那些被趙光義額外施恩才得以中榜的人。如果不是趙光義,他們現在只能垂頭喪氣地行走在返回家鄉的漫漫長路上,可現在呢?他們現在已經成了天子的座上客,他們已經光宗耀祖,而榮華富貴也正在前方可見的地方等著他們。

試問,這些人裡面有誰還會在這個時候想起才剛剛駕崩不到三個月的太祖陛下嗎?尤其是在趙匡胤執政時期連續十五次科考都沒考中的那一百餘人此時又會怎麼想呢?趙光義這一招可以說高明,但換一個詞也可以說是陰險。他剛當皇帝兩個多月,現在正是他急需被人擁戴的時候,透過這次科考他一下子就籠絡了五百名官員的人心,而這些人將會在不久之後為他管理帝國的各個角落,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趙光義透過這次科考輕而易舉地收攬了全天下的人心。

先是大赦天下有罪之人,而後又大賞皇族,然後是施恩於朝廷官員,再然後是犒賞軍隊的將士,接著又是這一次的一次性錄取五百個書生當進士從而透過這些人掌控全國的大小州郡。趙光義的這些所為不但是在為加固自己的帝位而不吝賞賜,他更是給所有得位不正的人好好地上了一課,這堂課的主題就叫做:一個得位不正的人如何才能坐穩自己屁股下面的這把椅子?

我們這裡有一個問題:如果能夠時空輪迴,你希望自己的老闆是趙光義還是海瑞?我相信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沒有太大的爭議,絕對是前者,我們即使是讓文天祥來回答這個問題他也會選擇趙光義。沒辦法,海瑞在人間的世俗煙火裡註定只能成為一個精神圖騰。當然,如果你非要選海瑞,那麼我只能發自內心地敬佩你,可也僅此而已。

之所以要說到這個問題,我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想以此說明趙光義的這一系列招數使出來之後他幾乎已經將全天下的人心收歸到了自己的手裡,而此時他的哥哥——宋朝的開國皇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

雯織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