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章 蛟龍騰空,北宋帝國興亡史,海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匡胤能夠多給他一些時間籌糧。三司使,這在行政級別上可是僅次於宰相和樞密使的宋朝第三高官,趙光義哪能放過這樣的一個可以施恩於朝廷重臣的機會,再加上他本來與楚昭輔就有私交,於是他不但答應給楚昭輔說情,還願意幫楚昭輔解決糧食缺乏的問題。
很快,結果出來了,趙光義讓自己的幕僚陳從信出面幫楚昭輔搞定了此事,出產自江淮的大量糧食順利地運入了開封。如此一來,禁軍不用出去討飯,楚昭輔的官位甚至是身家性命也得以保全。
這件事能說明什麼?中央政府的一級職能部門都搞不定的事居然被市政府裡的一個秘書給搞定了!可怕嗎?趙匡胤知道這事會是什麼反應?會作何感想?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趙光義及其黨羽和勢力的能力和能量從這件事裡由此可見一斑。更令人驚悚的是,這件事可是發生在四年前的公元972年,四年之後的趙光義其實力和能量比起那時候完全就是另一個量級。
趙光義既然決心反對遷都,那他就一定會動用自己手裡的那些資源去實現自己的意圖,對他來說遷都幾乎可以說是他與自己哥哥的一場生死較量。一旦離開了開封,他苦心十幾年所經營的一切將毀於一旦,他在洛陽就只能是一個有名無實的親王,他也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趙普,最後被趙匡胤給安樂死。於是,我們所猜想的趙光義動用各種能量逼迫趙匡胤最後放棄遷都洛陽的事就很有可能是存在的,至於具體的方式和行為就只能是個永遠的謎。
不管怎樣,趙光義最後勝利了,在洛陽停留了一個月之久的趙匡胤最後下詔返回開封。只是,這件事定然也讓兄弟倆的矛盾被公開化,在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面前,趙光義終於是兇相畢露。
對於趙匡胤來說,他在遷都一事上的最終妥協無疑是一種恥辱,而趙光義的勢力如此龐大也逼得他不得不重新考慮如何剪除自己這個好弟弟的羽翼。他如今也終於意識到自己還是太過小看大宋的這位晉王殿下了,所謂虎大傷人,如今的晉王殿下再已不是他當初的小弟光義。
:()北宋帝國興亡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