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雁門大捷,北宋帝國興亡史,海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世之前,楊業和潘美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官方可以說是彼此都相安無事,而潘美也絕不是什麼喪心病狂、嫉賢妒能的潘仁美,無論是在宋朝、元朝還是在明朝,也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官方,潘美都是響噹噹的一代名將。然而,在這部小說面世之後一切都變了味,雁門關之戰在經過一些人的臆想和加工之後更是被描述得極為生動且詳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諸如潘美拒絕向楊業提供援兵並因此而讓楊業獨自承擔遼軍的圍攻;再比如楊業只帶了幾百人就突入遼軍陣中斬殺了蕭咄囉,然後雁門關的寥寥數千守軍突然殺出將十萬遼軍殺得是大敗而逃;更有甚者,在有些人的臆想和杜撰裡,楊業這一戰只是憑藉楊家父子數人就殺退了遼軍,而且不是十萬遼軍,而是百萬遼軍,而且還是在平原曠野之中擊退了遼軍;再比如楊業為了迷惑遼軍便命他的那幾百人在山後用戰馬拖拽樹枝捲起滾滾煙塵讓遼軍頓時集體喪膽。

也難怪,如今在我們這片土地上能寫出和拍出無數抗日神劇的人比比皆是,那憑什麼明朝的時候就不能有抗遼神劇?想想也真的是替楊再興感到很遺憾,楊業可以幾百人擊潰十萬遼軍,可作為兩宋個人戰力最強的戰將,楊再興同樣是以幾百人衝擊金軍十萬人大陣最後卻全軍覆沒,如此看來楊業才應該是兩宋個人戰力最強的超級猛將。不可否認楊業在抗遼戰爭裡立下過顯赫戰功,只是這種過度地吹捧和美化對楊業本人來說真的是好事嗎?難道貨真價實的英雄需要刻意去美化才能被稱之為英雄嗎?

也不知道那些大肆鼓吹楊業在平原曠野裡擊敗了十萬甚至是百萬遼軍的人有沒有去過雁門關,在那個崇山峻嶺包裹著的戰場上何來的能夠讓十萬甚至是百萬遼軍一字鋪開的平原曠野?幾千人與十萬人正面對決且戰而勝之,而且還是野外決戰,遼軍如果真的這麼不堪一擊,那麼宋朝又何至於有高粱河之敗?雍熙北伐時曹彬又何至於遭遇岐溝關慘敗?潘美和楊業的西路軍又何至於最後被耶律斜軫打得灰頭土臉?

再說樹枝颳起煙塵這事。請問,楊業帶出關的那麼一點人一面要向遼軍的中軍大營發起斬首行動,一面還得派人在山下面搞什麼塵土飛揚,那他能派出多少人去整這一出疑兵之計?人少了自然煙塵不夠大,人多了又會導致參與斬首行動的人數嚴重不足,如果是全軍先搞煙塵,那麼你還怎麼去發動需要具備極強隱蔽性和突然性的斬首行動?另外,要想颳起讓十萬遼軍為之而喪膽的塵土,而且這塵土還得飛過高山讓遠處的遼軍清楚地看到並由此而喪膽,那麼請問這得要多少人才能搞出這麼大的動靜?

還是那句話,英雄不需要透過美化才能為人所敬仰。某些人被我們所敬仰和稱頌並不是因為他善於砍瓜切菜,而是因為他們在強敵面前所遭遇的失敗——恥辱的、慘烈的但卻也是光榮和壯烈的失敗。就拿楊業來說,他能有如今的盛名不是因為他在雁門關如何的神勇,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這件事,他的死亡方式以及這其中的前後過程才是讓我們永遠將他銘記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再說某些人所堅信的一件事,那就是潘美因為楊業在雁門關之戰裡立下了大功而嫉恨楊業,然後向趙光義上書細說楊業的諸多不是,而趙光義不但不理會此事還把信拿給楊業看並以此表示他對楊業的無限信任。再請問:趙光義是頭豬嗎?他會把潘美的“誹謗信”拿給楊業看?

潘美是山西方面的宋軍統帥,他這樣做讓身為部將的楊業今後還怎麼在他手下盡心效力?而他又有何面目去領導楊業?趙光義會這麼蠢就把自己的一方主帥給賣了?會如此愚蠢地去挑撥二人之間的關係?為公司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部門經理因為嫉妒而寫信誹謗手下的一個車間主任,然後董事長高調地把誹謗信拿給這個主任看,這種事會有人做得出來嗎?世上會有這樣的部門經理和董事長嗎?或許真的有,但那絕不會是潘美和趙光義。

另外,潘美是宋朝的開國功臣,更是一位在宋朝統一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滅國級將帥,他此時在軍中的官職和地位僅次於身為樞密使的曹彬,單論軍功,他甚至比曹彬還要高。這樣的一位軍事系統裡的常委級別且佩戴上將軍銜的封疆大吏會跟自己手下的一個頂多是少將級別的下屬爭風吃醋?楊業可是他的部下,而且無論是戰功和威望以及資歷,楊業對潘美都得仰視,潘美會如此愚蠢地作賤自己在楊業背後下黑手捅刀子?

退一萬步說,如果潘美真的是嫉妒楊業,那在寫戰報的時候他完全可以不給楊業請功。請注意:戰後的戰報通常只有一方主帥才有資格寫,可潘美在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二次元抽獎

喜歡排骨

末世種田:女配要逆襲

相思不再念

仙神易

何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