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雁門大捷,北宋帝國興亡史,海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報裡可是把斬殺蕭咄囉、生擒李重誨的功勞都記在了楊業的名下。我們的問題就是:潘美這是哪來的嫉妒?有楊業這樣的部下,他潘美偷著樂還來不及呢!
對於《楊家將》的忠實粉絲,我個人認為讓他們在這件事上浪費口水和筆墨實在是太屈才,他們應該拿著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逐字逐句逐段地去批判指正《三國志》的種種不實之處。當然,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甚至幾千個哈姆雷特,而且歷史本來就不會只有一種面目,還是那句話說得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熊大木先生的《楊家將演義》為什麼能夠這麼火以至於讓被正史所肯定的潘美其人物形象和人設都搖搖欲墜?我得出的答案是——熊先生寫這部小說勝在他舉對了大旗。
抵抗外敵、壯烈殉國,這等英雄人物有誰敢不點贊不佩服?這等人物被奸人所害,那麼這個奸人怎麼能不讓人產生人人得而誅之的咬牙切齒之恨?羅貫中的旗幟也舉對了,但羅先生雖然在貶曹尊劉,但是他沒有否定曹操的歷史功績和貢獻,而且也盡力地展現甚至是褒獎了曹操身上的可取之處。遺憾的是,反觀熊先生,宋朝的開國功臣、開疆拓土的一代名將潘美被他改了個名字之後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惡棍,而且還是一個陷害忠良的賣國賊,甚至潘家全家老小都沒有一個好東西。
對此我只能說兩個字——格局,正是這個東西決定了羅貫中為什麼能寫出《三國演義》,決定了《三國演義》為何會是四大名著之一,而熊先生的《楊家將》只能在民間“流芳百世”。可是,熊先生的目的達到了,他不但成功地讓潘仁美遺臭萬年,而且讓很多的以歷史學者而自居的人也成了他的忠實擁躉。如此所為,也真不知道熊先生的祖上跟潘美到底有什麼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好了,關於這個話題我們暫時說到這裡,後面在楊業戰死於陳家谷之時我還會說到這個話題,算是對此的一個總結性發言。
:()北宋帝國興亡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