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康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章 智取三城,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南國康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精神倍長,雲大驚,不想此外也有如此人物,他展開七探蛇盤槍,與之相鬥;卻不料馬遵、習,梁虔率兵返殺回來。兩路夾攻。魏軍佔據地利優勢,蜀軍漸露敗象。趙雲無奈,只能率殘部突圍而出。姜維拍馬追來,幸得高翔,張翼帶兵殺來,戰退了姜維。接應趙雲退回營去。這一戰蜀兵損失了三四千人。
經此一戰,馬遵對姜維更加器重,感嘆道:“幸得伯約識破奸計,不然天水危矣。”姜維則抱拳回道:“此乃分內之事,還需小心防範,蜀軍狡詐,必然還有後招。”
且說趙雲等人回到大營,說姜維識破了丞相之計,並設下了反埋伏,損失了四千餘人,請丞相治罪,孔明言曰“吾剛才還與眾將談論軍機,卻不知馬上就已應驗,錯不在將軍,是吾小看了中原人物,罪在本相。不過子龍可知來將是誰”?
當下有南安降卒曰“此子是天水郡冀城人姜維,字伯約,事母至孝,文武雙全,智勇兼備,可說是當時之英傑也”,他立刻打聽姜維的底細,原來這姜維出身於天水郡冀縣,父親姜冏是本郡的功曹,在抵禦羌人的戰鬥中不幸捐軀,父親死後,他與母親相依為命,他的母親也是賢淑之人,她總以先賢們作為榜樣,訓導姜維,在母親的教育下,他逐漸成為成為了一名出眾的少年英才。
少年的姜維聰慧好學,尤其偏喜大賢鄭尚書鄭玄的經學,經常是愛不釋手,在學問中探索出經世之道。那時的隴西局事動盪,羌人胡族經常侵擾民眾,朝廷先後任用了董卓、馬騰和韓遂鎮撫雍州。
姜維年紀雖小,卻是胸懷大志,並以霍去病為榜樣,從小就以鎮撫邊疆為己任。憑藉自己的一身武藝來護衛家鄉百姓的安危。
他開始研習兵法,勤練武藝,並經常與勇士們切磋,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軍事才能逐漸脫穎而出,成為了少見的少年英傑,並受到太守馬遵的賞識,拜為本郡的中郎將。
趙雲又誇讚姜維的槍法與眾不同,當下孔明得知姜維的根腳之後,他對眾人說,吾令欲取天水,不想有此人物,遂起大軍前來。
再說姜維。他回見馬遵曰“趙雲敗去後,諸葛亮必定會親自帶兵前來,他一定會認為我軍俱在城中,吾建議將本郡的兵馬一分為四,某率一支伏於城東,太守與梁緒、尹賞各帶一軍往城外埋伏以待,只叫梁虔帶領眾百姓於城上堅守。太守馬遵依從他的計策分撥了人馬進行了安排,只待孔明前來。
再說孔明自為先鋒,帶兵向天水進發,將到城邊,孔明下令全軍,“但凡攻城,孔明下令全軍,“但凡攻城,不可輕敵。須初到之時,激勵三軍,鼓譟直上,如拖延時間,便成了疲軍,一旦喪失了銳氣,便極難破也。”他傳令叫吳班、張嶷帶軍攻打西門;
叫張南、陳式帶人攻打北門;叫劉封、馬忠帶兵攻打南門;自己帶兵攻打東門。單說孔明來到天水東門,遠遠望見天水城,只見城牆上旗幟飄揚,卻不見多少守軍,心中暗自生疑。這時,探子來報,說四周並未發現大量敵軍埋伏跡象。孔明心想,此乃姜維故意為之,想迷惑我軍。
於是孔明派出小股兵力佯攻東城門,自己則率領主力悄悄向西城門轉移。姜維在城東久等不見蜀軍主力,心中暗覺不妙,料到孔明可能識破,立即率軍趕往西城。
此時,西城門的蜀軍正要攻城,姜維率兵突然殺出。孔明早有防備,蜀軍列陣迎戰。姜維直取孔明而來,孔明羽扇一揮,身邊將領紛紛上前抵擋。雙方混戰在一起,一時間難解難分。
正在膠著之際,突然蜀軍後方一陣騷亂,原來是馬遵率領伏兵趕到。尹賞,梁緒也帶兵前來蜀軍腹背受敵,梁虔又率兵卒從城殺出,前後夾擊。形勢危急。孔明雖臨危不亂,無奈敵軍圍裹甚急,包圍圈也越縮越小。
正在萬分危急之時,忽見老將黃忠、張合、甘寧、太史慈帶兵殺了進來,只見四員大將在陣中左衝右突,天水人馬怎能抵得往四員猛將的生力軍?天水人馬很快就敗了下來。孔明此時他令旗一揮,蜀軍變換陣型,集中力量把天水人馬分割包圍。
此時魏延也帶了一軍從南門殺進了天水城,換下了魏兵旗幟。姜維連忙殺出一條血路,向冀縣而去。馬遵被高翔等人擒獲,尹賞在混戰中被劉封砍死。梁緒被太史慈一戟刺死,梁虔被黃忠箭射身亡。蜀漢大軍立即開進了天水郡。
孔明對黃忠等人曰“吾還是小看了姜維!若不你等老將相助,幾乎被迫入窘境,小小的天水郡竟然有此人才,只是可惜走了姜伯約”。黃忠曰“丞相何須如此,我等得桓侯飛鴿傳書,才能成此一功,張文遠和老嚴顏也受桓侯密令,此刻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