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康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章 智取三城,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南國康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拿下了冀縣,截住了姜維。我等還是去看一下吧,給小姜維一點面子,將他收歸於帳下”。
且說張遼與嚴顏得了桓侯飛鴿密令,帶領五千鐵騎盡奔冀縣而去。張遼快馬加鞭趕到冀縣。立即殺入城中,他親自帶人保護好姜維的老母,不讓誤被亂軍所殺,蜀兵立刻佔領了冀縣。
少頃只見姜維單人匹馬,望冀縣奔來,嚴顏橫刀立馬,高聲喝道:“姜維小兒,如今你已是窮途末路,不如歸降蜀漢,我家桓侯與丞相愛惜你才華,必委以重任。”姜維怒目圓睜:“我受魏主之恩,豈能效仿不忠不義之舉。”
兩人正要交戰,空中一隻白鴿落下書信。姜維見狀詫異,嚴顏令人拾起書信遞給他。姜維展信一看,竟是張飛筆跡。信中道:“伯約之才,吾甚是欽佩。今漢室衰微,蜀漢乃正統延續,君投之可大展宏圖,上報國家,下安黎庶,莫要愚忠於篡漢之魏。”
姜維看完,心中猶豫。他心思老母安危,一時到拿不定主意。嚴顏趁機勸道:“伯約莫不是擔心令堂安危乎?文遠張將軍已奉定國公軍令,早將你的母親保護好了,不會被亂軍所傷。君若自刎,難道要你母受白髮人送黑髮人之苦麼?君父早故,你母與你相依為命,含辛茹苦將你撫育成人,你亦是報效國家之大好年華”。
姜維還在沉吟,忽聽一聲熟悉的聲音響起,“維兒,你若徒死無益,且冀縣百姓亦受戰火牽連。自從城破之後,張遼將軍說奉桓侯之命,對百姓秋毫無犯,他還親自帶人保護我們一家,昭烈皇帝德澤佈於四海,所有百姓皆是大漢子民,魏武帝亦乃是開國功臣曹參曹相國之後,文帝曹丕恃強廢獻帝形如叛逆。
昭烈帝西川在承統亦是正理。爾父久食漢祿,爾可歸順諸葛丞丞相,復歸大漢旗下,今張桓侯與諸葛丞相愛惜人才,不忍傷兒性命,特意接為娘在此,勸解孩兒。”姜維思忖良久,長嘆一聲:對張遼、嚴顏言曰“伯約深蒙桓侯與丞相如此的恩義,敢不如命,情願歸於大漢旗下。”張遼大喜。
而後,姜維隨張遼同歸蜀漢軍營。諸葛亮親自出迎,拉著姜維之手笑道:“吾自從岀茅廬以來,時常都在留意著有賢能的年輕之士,欲授傳平生所學,多年以來未曾遇有本身的人,今日得伯約,吾願以足,亦乃是大漢之幸。”姜維當下大喜,他一拜服在地:“維願效犬馬之勞。還望丞相不吝賜教。並且吾深感桓侯美意,有機之時,還望丞相引見引見。”自此,姜維歸入蜀漢陣營,對孔明以師事之,孔明對他言曰“吾徒欲見定國公”,他隨手往張苞一指,“這是國公長子虎翼將軍張苞,字叔龍。你先熟悉一下,將來叔龍可以將你介紹於國公座前”。姜維連忙向張苞一揖在地,“叔龍將軍,維向來自視甚高,也向不服人,今日對令尊張老將軍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日見了桓侯,還望將軍引見則個”。張苞亦還禮曰“伯約言重了,吾父與丞相一般,素重年輕一代的培養,他日若見伯約,自當介紹你給父親”。他看了關興一眼,接著説“吾父與陛下、關興之父情投意合,結拜於桃園之中,吾今見伯約,甚感有緣,不如我們三人也來個金蘭之交,不讓先人於前”。姜維大喜,遂當著丞相諸葛亮與各位老將軍,與張苞、張虎和關興結為了異姓兄弟,四個敘了年庚,張苞年長為兄,姜維次之,關興老三,張虎最幼。其把四小將結義之事放下,欲知孔明此次北伐能否如願平定雍涼二州,且聽下文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