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兩二鍋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六章 涪軍過江,十三皇子,壹兩二鍋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鮮不僅沒有聽從楚王的聖旨返回楚陽,甚至還帶著二十多萬大軍,離開了楚江岸邊,將大軍駐紮在離江岸數百里外的廬州郡。

“什麼?河對面的楚軍已經連夜撤走了。”當楊明聽到斥候傳回來的訊息之後,興奮的難以言表。

為了避免於鮮使詐,楊明先派出了五千士兵,坐著小船向楚江東岸行去。

小船很快到了江中心,沒有受到楚軍的攻擊。於是,這些大涪士兵又繼續前行,又向前行了一段,依然沒有楚軍出現。到最後他們成功的登上了楚江東岸,依然沒有發現一個楚兵的影子。

這五千大涪士兵小心翼翼的登上楚江東岸之後,沒有發現危險。立即最快的速度,向矗立於岸邊的楚軍營帳奔去。

他們很快到了楚軍營帳,仔細檢視每一個營帳,依然沒見到一個人影。河對岸的楊明用旗語,向領兵的將領發出命令。讓他們仔細搜尋,楚軍營帳和營帳周圍,看看有什麼危險存在。

結果,這些大涪士兵仔細的搜尋一番,依然沒有發現對方有任何埋伏。這一下,楊明終於下定了決心,指揮大軍開始渡江。

當楊明成功出現在楚軍營營帳中的時候,他徹底放下心來。看來,這於鮮真的放棄了岸邊的營寨,帶領楚軍撤走了。

這於鮮撤就撤了,還將搭建好的這些營帳留在江岸。楊明也不客氣,讓手下士兵把這些營帳收拾一下。確定沒有任何危險之後,帶著大軍,就在這裡駐紮了下來。

由於不能確定究竟發生了什麼情況,一向用兵謹慎的楊明,也沒有貿然帶兵,向楚國腹地行軍。他讓大涪士兵駐紮在楚江岸邊,等待從楚國內部傳來的訊息。

“計策見效,於鮮已反!”這一夜,一封密信送到楊明案頭,開啟信箋,只見信箋上只寫了這八個字。並且這信箋上並沒有落下寫信人的名字。楊明顯然知道這信是何人所寫,看到這封信,他臉上馬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次日,楊明召集手下所有將領,讓大家做好準備,向楚國腹地發動攻擊。

當日,於鮮帶三十萬楚國大軍,向大涪發動攻擊。這三十萬大軍,都是楚國的精銳部隊。經過幾場戰事過後,損失了幾萬人。但現在,於鮮將剩下的二十多萬人全部帶走,這對楚國而言,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

楚國,在這周邊雖然算是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但就算把整個國家計程車兵全部加起來,也不足百萬。

所以被於鮮抽走了這三十萬人之後,楚國計程車兵除了守衛各地城市維持地方治安之外,還有一些士兵需要駐紮與鄰國的邊緣,防備鄰國軍隊的入侵。這樣一來,楚國能夠調動計程車兵,就很少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楊明帶著大涪軍隊向楚國腹地發起攻擊。楚國好多城池根本沒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力量。

大涪軍隊所到之處,守城將官幾乎望風而逃。只有一些忠勇的楚國將官,組織起士兵,依託城牆或者險關進行嚴防死守。但是在大涪的大軍面前,他們的努力沒有任何意義,很快就被大涪大軍攻下了城池。

就這樣,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楊明領著大涪軍隊,一路攻城略地,佔領了楚國境內好些城池。向楚國的都城楚陽城的方向進發,很快就攻到距離楚陽城只有三百多里的地方。

一路前行的大涪軍隊,在距離楚陽城三百多里外的陽穀關,終於遇上了讓他們無法輕鬆取勝對手。楚王趙元讓,緊急召集了十萬大軍,他御駕親征,帶著大軍守在了這陽穀關。

這趙元讓也算是個人物,大涪的大軍距離楚陽城僅僅只有幾百里路了。朝中的大臣幾乎都慌了神,他們分成了幾派,有的主張,要帶著兵與大涪軍隊決一死戰。

還有一些朝臣主張迅速遷都,將楚國都城遷移到相對安全的地方去。甚至還有一部分官員,乾脆主張向大涪投降。

結果讓這趙元讓勃然大怒,讓人斬殺了幾個主張投降的官員。親自帶著守衛楚陽的十萬禁軍軍,來到這陽穀關,要在這裡與大涪軍隊,進行最後的決戰。

楚國計程車兵,人數雖然相對要少一些,但是佔著地理優勢。再加上楚王御駕親征,使得楚軍士氣大增。所以,雙方大軍僵持在這,陽穀關前。

進行了幾次試探性的攻擊之後,涪楚雙方的都謹慎起來。因為這一戰關係著實重大,所以,誰都不敢掉以輕心,不敢貿然發動攻擊。

對於楊明而言,這一仗如果擊敗了楚軍,楚國幾乎就可以被滅了。這樣一來,自己建立了這麼大的功勞,大涪的皇位應該非自己莫屬了。到時候他登上皇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成蛇

青河雪

我解除安裝了黃毛系統

松岡唯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