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玉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章,[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閒日常,飛玉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dt>

&esp;&esp;九爺說的不錯,八爺眼瞧著它們好好的被送進籠子裡,幾個時辰的功夫,海東青翻山越海也不怕,怎麼會因為在漆黑的籠子裡關幾個時辰就奄奄一息,可如果是人為,皇宮大內,戒備森嚴,誰又能做這樣的事呢。

&esp;&esp;八爺在掀開籠子的那一瞬就早已想明白了,他不辯解,不抵抗,並非是反應不及,僅僅是因為如今再說什麼也是無用而已。

&esp;&esp;康熙果然毫無反應,九爺的話不曾驚起一絲漣漪,他這樣豁出去為八爺張目,卻也是徒勞無功。

&esp;&esp;此事一出,誰也沒有了過節的心思,除夕夜宴就在這樣的驚變裡結束了。

&esp;&esp;馬車陸陸續續地駛出宮門,車輪在雪地裡留下深深的轍痕。

&esp;&esp;事發之時,寶月同娘娘們在偏殿裡舉宴,吃到一半的時候,寶月就見一個宮女悄悄附到德妃耳邊說了什麼,德妃面不改色地微微點頭,便又拿起玉箸,如同無事發生一般。可幾息之間,宴席間的氣氛卻悄悄變得詭異起來,寶月抬頭一看,其他幾位娘娘面上的神色也都露出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esp;&esp;眾人裝聾作啞,食不知味地吃完這一頓年夜飯,等回到了圓明園裡,寶月才從四爺口中得知前頭大殿裡的事。

&esp;&esp;“是皇上自己”

&esp;&esp;“大約是罷,我也不過是猜測而已,”四爺眉目平靜,“分奪權柄,便如同反形未具,真正有沒有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汗阿瑪心裡,他做了什麼,”

&esp;&esp;“汗阿瑪不是容不得他,只是最恨有人借皇子的手攪動風雨,擺弄朝政,更容不得他背後那些人聯合起來,即便他屢次斥責老八,也不惜違背聖意地支援他。”四爺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他忽然輕輕地,帶著一絲不確定道,“也許,也有幾分為我。”

&esp;&esp;九經三事殿那日,四爺提起十三的事,欲為他求情,康熙只說要他等,便是欲行李勣故事。昔年唐太宗為叫高宗施恩於李勣,臨終前將李勣貶謫出京,再叫唐高宗即位後將其召回。再看今日之舉,又如何不令他想到明太祖為懿文太子拔去棘杖之刺之說。

&esp;&esp;縱然是康熙這樣的聖明皇帝,臨近暮年也免不了求助起薩滿來,他靠在床榻上,聽著外頭傳來的吟唱,心緒漸漸飄遠了。

&esp;&esp;那薩滿巫師穿著神衣、帶著面具,赤腳在雪地上禱祝,他將手中的皮繩三次將收緊又再放鬆,用槐樹的枝葉點燃火焰,在呼號的風雪之中,奇異的馨香漫布殿外。

&esp;&esp;“萬歲爺,今年禱祝的名單亦按照往年成例來嗎?”魏珠端上來一個盤子,上頭分散幾張紙條,寫著不同的名字。

&esp;&esp;康熙默然拿去幾個名字,又開口吩咐加上兩個,祈福的名單每年都免不了刪刪減減,真正始終不變,作為成例的,只有最上面的胤礽。

&esp;&esp;“自朕病了後,很久沒有去看他了,”康熙輕輕擺手,示意魏珠把盤子端下去,又很快將手無力地搭在榻上,“他還好嗎。”

&esp;&esp;“二爺一切都好,上月裡還有了一個新的小格格,萬歲爺忘了不成?”

&esp;&esp;“哦,是朕病的糊塗了。”康熙一笑,竟顯得有些慈眉善目起來,他輕輕嘆息一聲,“今年叫老四去齋宮罷,朕這幾日大約是好不了的。”

&esp;&esp;大雪從天際傾沙一般地落下,洋洋灑灑地鋪滿塵世,掩去去歲的一切痕跡,只待新的春天到來。

&esp;&esp;接到旨意後,寶月就令人為四爺收拾好素面的袍子,祭祀前要在齋宮中齋戒三日,不可碰葷腥,自然也不能著華飾。

&esp;&esp;“園內的事務你一概自行主張便是。”見寶月拉著他的衣袖不肯鬆手,四爺無奈回頭一笑。

&esp;&esp;“就沒有旁的話與我說麼?”寶月依舊依依不捨。

&esp;&esp;“至多七八日,不必擔心,”他捧起寶月的臉,在她額間落下蜻蜓點水般的一吻,隨後又將腕間的手串褪下,放在寶月手中,“齋宮裡不得帶這些東西,玉娘實在想我,就瞧瞧這個。”

&esp;&esp;這串手串依舊還是當年寶月送給他的那一串,是她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素描

南城迷鹿

三世桃花約

流浪俗世裡的貓

做飯太好吃,被整個修仙界團寵了

小狗別總淋雨

[崩鐵]以魔陰身攻略丹恆?

木山河

紅樓之林家謹玉+番外

石頭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