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應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章 安化王造反亂寧夏 楊一清獻計說張永(四),正德皇帝朱厚照,真應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案底。
劉氏兄弟本以為兩人換張茂一人不成問題,可張茂的那些朋友都勸他們別幹蠢事。
他們又不能上門自首。萬一被朝廷投入大獄,又不放張茂,苦心白費不說,張茂就更不容易救出來了。
後來找到馬永成。
馬永成知道劉瑾捉拿張茂,要陷害他和張永,此時出面,等於給劉瑾多留下把柄。
而且,張茂暫時不會有生命危險。
張茂每年給他大把銀子,他當然想救人,但不是時候。
為了嚇退劉氏兄弟,他讓他們拿出十萬兩銀子贖人。
劉氏兄弟信以為真,果真去籌備銀子。
張茂劫掠的財物,要勾結權貴,廣交朋友,手下還養著大幫人。稍長時間沒有進項,手頭便告匱乏,自然拿不出大筆的銀子。
楊虎和劉氏兄弟雖然打家劫舍,可事業還沒有做大,拖家帶口養著一大幫人,平時也只當攔路搶劫是無本生意,圖的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手頭沒有多少閒錢,
想拿出十萬兩除非劫府庫。
兩個多月下來,兄弟倆為銀子急得差點兒上吊。
其時公然稱兵造反的除了藍廷瑞、鄢本恕和廖惠稱王於四川外,還有江西的汪澄二、羅光權、王浩八、王鈺五等人,京畿、河南和山東的劉惠、齊彥名和朱諒等人,這些人大都跟張茂是朋友。
劉氏兄弟和楊虎不願找他們幫忙,畢竟張茂在劉瑾手裡,跟他們搞到一塊兒,等於是反賊,張茂就死定了。
他們希望張茂沒有案底,即便沒能救出他來,也會從輕發落,來日方長,慢慢想辦法救他,總比冒險強。
張永奏捷,他們又將希望寄託在張永身上。
張永既然知道劉瑾是衝他和馬永成來的,當然也不會出面。
他料到正德和餘甘都不知道這事。
他比馬永成聰明,不像馬永成只會用笨辦法嚇退劉氏兄弟。
他只告訴劉七去找大理寺少卿餘大人。
“餘大人能做到?”
“這是唯一的辦法。”
之後就下令送客了。
劉七讓張茂的朋友在城外接應,他單身進京,直接去大理寺。
他在大理寺觀察兩天,聽到餘青天好多故事,覺得這個糊塗的餘青天,恐怕也不能擺平這麼一樁大案。
可張永說得很有把握的樣子,加上實在沒有其他門路,他才打好主意,既便龍潭虎穴也要闖一闖。
這天餘甘升堂,劉七抱著必死的決心走進去。
他想張永的話只說一半,箇中必定大有玄機。
官場上的事,他雖然跟隨寧杲多年,可也自知不是明白太多。
但不管怎麼說,他一亮出身份,就打算束手就擒。
他只要救出張茂,其餘的就不多考慮了。
不料坐在堂上的餘大人一見他進來,忙下令退堂,叫他進後衙敘話。
劉七不敢多說什麼,低著頭跟在她後面進後衙。
餘甘讓從人出去,對劉七說:
“你好大的膽子,竟敢自投羅網嗎?”
劉七覺得她的口音有點熟悉,一時想不起在哪兒聽過,忙跪下來,說:
“劉七為著義氣,任憑大人處置。”
餘甘卟嗤笑出來。
“哪有師兄跪師妹的。”
劉七這才猛然想到餘甘,她的閩南口音在朋友當中獨一無二。
他站起來,看看餘甘的鬍子,也禁不住笑了。
“你倒是出息了,怎麼做起官來了?”
“只許你捕盜,不許我當官嗎?”
兩人還沒有說兩句,劉七就忙將張茂的事說了。
餘甘大吃一驚。
“張大哥陷在牢子裡,我竟不知道?我馬上叫人放他出來。”
“謀定而後發,不要急著一時,他可是劉瑾下令捉拿的人呢。”
餘甘不以為然。
“劉瑾不就是那個胖傢伙嗎?前回讓我傳來打一頓屁股。他哥哥就是我親自打死的。”
劉七倒是聽說這事,他只是覺得奇怪:
“你怎麼捉來的?將他打了,還能當官呢?”
“我雖是女流之輩,可這官當得堂堂正正,從不貪一文錢,為什麼不能當官呢?”
言外之意頗為得意。
劉七是場面上見多識廣的,他一聽就知道餘甘作為女孩子,不明不白當上官,又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