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4章 萬物化我,神體【完全變態】,邑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何為道?”
“何為生,何為死!”
“滾!去你媽的道!”楊巔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整個人處於瘋癲的狀態。
仰天怒吼,憤而指天,怒道:“死神!姥姥的~”
一時之間,口吐蓮花,罵罵咧咧癲狂之態。
只是不管他如何上躥下跳,沒有盡頭的道上,根本沒人在意,也無人回應他的憤慨。
他奮力奔跑,要尋找出路,依舊抱有希望。
肉身已泯,靈魂何歸?
想到軒轅,最後的期望。
哪裡曾想到,修行修行著,就把自己給修沒了?
於是,楊巔在一條蜿蜒的白色道路上馳騁,帶著希望而希望路有盡頭,盡頭之後就是出口。
肉身的崩壞,摧毀最後一絲意志,理智猶如天塌下來。
奔跑啊!尋覓啊!
沿路一切,早已無法入眼,眼中只有對生的渴望,意亂神迷地追逐著、迷失著。
走過一個個分叉路口,看見和他一樣的人在行走,左右無言,前後望不到盡頭。
即使有人與他同行,在另外一個轉角路口,各自選擇不同而分道揚鑣。
嘗試過與人同行,嘗試過孤獨而行,和人潮背道而馳。
不過最終,楊巔都會回到最初的地方。
不管路如何曲折,路口何其多,怎麼奔跑,這裡就像是環形的迷宮,沒有出口,沒有目的地。
發現了這點,楊巔躺在地上,目光無神,意志渙散。
“蒼天無眼!”這一次,是楊巔說的。
想著自己如此年少,還未見識過世間繁花,享受人間之美,莫名的心酸噴湧而出。
還沒找到母親,還未了解父親之死,還未娶妻,人世間的繁華,不過匆匆旅者,不過匆匆一瞥。
不甘,充斥胸腔。
第一次,淚水從臉頰滑落,這一生太苦,太快,就連那愛都不曾嘗試過。
比如,小嘴都沒有嘗過…
楊巔的眼淚,不知是為了父親之仇,還是因為母親,或者是因為沒有親過嘴,只有他自己清楚。
反正,莫名恐懼,極度不甘讓他徹底迷失了自我。
時而大笑,時而瘋癲,時而又上躥下跳,沒完沒了地吵鬧。
不知過去多久,沒有時間的概念,更沒有心思衡量時間長短,突然之間,放棄了掙扎,就這麼孤魂野鬼地遊蕩。
一日,蓬頭垢面的楊巔,將目光看向在道路轉角盤膝而坐誦經的一個僧人,來了興致,癲笑吐槽道:“好一個禿驢,都死了!你還念個屁啊?”
其模樣,如同市井之地痞無賴,墮落而沉淪。
認清了現實,接受了現實,不再掙扎,不再尋覓,心想就這樣吧!就這麼樣而已!不過如此。
死,似乎也是一種解脫。
這麼一想,接受了當下,其實就真的死了。
面對楊巔瘋癲樣子,那位僧人不做聲,繼續默默誦經唸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第二日,楊巔又在轉角遇到一個道士,老而矍鑠,眼神炯炯有神,看著前方默唸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萬物之始…”
瘋瘋癲癲的楊巔,有意或者無意聽到這話,一時,醍醐般精神一震。
渙散的眼神,似乎明朗了一些,可是他又抓不住,摸不著。
他,靜靜地,默默地,走著…然後倒了下去。
看著前方,路漫漫且長且遠,一個問題在心中生根發芽。
他們是誰?又為什麼和自己不同?
他們,指的是道士和和尚。
一路見過形形色色的人,很多和他一樣,為什麼有些人,沒有如他這般接受自己已死,還在堅守自己本心?
難道死,又可以有不同活法?
問題延續盤根,驟然想起,自己曾經在天書之上,看過一段話: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只不過出之於哪裡,是怎麼也想不妥帖。
“何為道?”
“何為生?何為死?”
這個聲音,又再次響徹他的意識。
不存希望時,這些聲音就被自己的聲音遮蔽了,人籟淹沒地籟,天籟無從談起。
人籟、地籟、天籟!
猛然,楊巔騰起而坐,盤膝靜默,腦海翻湧,在回憶那些腦海裡被漂流瓶裝著的記憶。
猶如翻閱一本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