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書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 舉科新變,文改功就,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歷史,黃書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思進取,又如何能夠應對未來層出不窮的挑戰呢?此次科舉改革,並非心血來潮之舉,而是經過深思熟慮、權衡利弊之後的決定。目的只有一個——選拔出真正有才華、有能力的賢才,為大明的繁榮昌盛奠定堅實的基礎!”

朱標的話語擲地有聲,在空曠的大殿裡久久迴盪。群臣們被他這番慷慨激昂的陳詞所震撼,一時間竟然無人再敢輕易反駁。然而,這場關於科舉革新的爭論顯然才剛剛開始……

兩方勢力針鋒相對,唇槍舌劍,你來我往之間,言辭激烈如刀光劍影交錯碰撞。每一句回應都帶著凌厲的氣勢,互不相讓,彷彿這不是一場簡單的爭論,而是一場生死較量。整個朝堂瀰漫著緊張而壓抑的氛圍,就好似一場沒有硝煙的殘酷戰爭正在上演,令人感到呼吸困難,心跳加速。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局勢愈發緊張眼看就要徹底失控之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朱元璋終於發話了。只見他龍袍加身,端坐在那象徵著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不怒自威。他微微眯起雙眼,掃視了一眼下方爭執不休的眾人,然後用一種沉穩卻又充滿威嚴、不容任何人質疑的語氣緩緩說道:“太子所言,朕深以為然,科舉改革,勢在必行!”

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一般在朝堂上空炸響,所有人都被震得目瞪口呆。尤其是那些原本還氣焰囂張、不可一世的舊文人們,他們臉上的得意之色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難以置信和驚恐萬分。就好像一盆冰冷刺骨的水從頭頂直直地澆下來,將他們剛剛燃起的囂張氣焰一下子撲滅殆盡。這些人怎麼也想不通,皇帝居然會毫不猶豫地站在了太子那一邊,對他們所堅持的傳統科舉制度表示出要改革的決心。一時間,整個朝堂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之中。

朱標藉助皇權的力量,一舉將舊文人的氣焰徹底打壓了下去,他的目光掃視著群臣,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一切,才剛剛開始。

退朝之後,滿殿文武大臣魚貫而出,朝堂之上逐漸恢復了平靜。然而,就在此時,朱元璋微微抬手示意身旁的太監,輕聲說道:“去把太子叫來,朕有話要與他說。”不一會兒,朱標匆匆趕來,向朱元璋行禮問安後,便隨其父皇一同走向了御書房。

父子二人並肩而行,一路上誰也沒有說話。進入御書房後,朱元璋緩緩坐下,目光落在了站在面前的朱標身上。只見朱標身形挺拔如松,面容俊秀,眉宇之間透露出一股儒雅之氣。只是此時此刻,那原本應該舒展的眉頭卻是緊緊皺起,彷彿心中正壓著千斤重擔一般。

朱標靜靜地立於御花園之中,周圍的牡丹花競相綻放,爭奇鬥豔。微風拂過,帶來陣陣濃郁的花香,沁人心脾。然而,這撲鼻的芬芳卻絲毫不能驅散他眉宇間的凝重之色。那些嬌豔欲滴的花朵在他眼中彷彿失去了顏色,只剩下一片灰暗。

對於朱標來說,父皇對新科舉制度的支援無疑是一劑強心針。但他深知,想要讓那些思想守舊、固執己見的老文人們真正接受這項變革絕非易事。若是一味地強行推行,恐怕不僅會引起文化界內部的嚴重分裂,更有可能動搖國家的根本。想到此處,朱標的心情愈發沉重起來。

他開始在花叢間來回踱步,腳步顯得有些急促而慌亂。腳下的花瓣紛紛飄落,被無情地踩踏成泥,就如同他此刻紛亂不堪的思緒一般。每走一步,他都覺得離解決問題的答案更遠了一些……

“殿下,依微臣之見,面對當前局勢,若一味地採取強硬壓制手段,恐怕只會適得其反,引發更多牴觸情緒和不良後果啊。倒不如轉換思路,採用疏導之法,或許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呢。”就在此時,陳夫子不知於何時悄然來到了朱標的身後,只見他微微躬身,畢恭畢敬地向朱標施了一禮。

聽到這番話,原本眉頭緊鎖、正苦思冥想對策的朱標,瞬間眼前一亮,就好似在茫茫黑暗之中突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他急忙轉過身來,滿臉期待地看著陳夫子問道:“哦?先生既有此想法,想必心中已有良策,快快道來與本殿一聽!”

陳夫子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殿下不妨廣召那些舊日的文人士子們前來相聚一堂,然後由您親自出面,詳細地為他們解讀此次新科舉制度的具體內容和意義所在。要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這新科舉並非是對過往聖賢之道的全盤否定呀,恰恰相反,它乃是一種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舉措,目的在於摒棄其中已經過時或是不符合當下社會發展需求的部分,進而選拔出真正適應如今這個時代要求的優秀人才吶。如此一來,相信這些文人們便能理解並接受新科舉了。”

朱標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數碼寶貝冒險之旅

逍遙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