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202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 王振弄權,大明英宗朱祁鎮,苦丁茶2024,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戰爭的殘酷無情和可怕後果。他們懷著對國家和百姓的深切責任感,紛紛挺身而出,聯名上書勸諫朱祁鎮,苦口婆心地指出此時對麓川用兵絕非明智之舉。楊士奇在奏章中言辭懇切、情真意切地寫道:“麓川之地,地勢複雜險要,山川縱橫交錯,險阻眾多,猶如天然的屏障。我軍若深入其境,不僅行軍路線艱難曲折,常常會遇到難以逾越的山川溝壑,而且糧草轉運也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在那偏遠的山區,道路崎嶇狹窄,車馬難行,糧草的運輸只能依靠人力揹負,這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運輸效率極低,一旦糧草供應不足,我軍將陷入絕境。此外,戰爭一旦爆發,必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對我大明的國力將是巨大的損耗。國庫的積蓄將在短時間內被大量消耗,百姓的賦稅也將隨之加重,這無疑會給本就脆弱的民生帶來沉重的打擊。”

何文淵也痛心疾首、憂國憂民地表示:“如今國內百姓生活尚未富足,許多地方還在遭受自然災害的困擾。旱災、水災、蝗災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使得大片農田顆粒無收,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若此時大興兵戈,發動對麓川的戰爭,百姓不僅要承受戰爭帶來的恐慌和不安,還要承擔沉重的賦稅和徭役,以供應前線的軍需物資。這無疑會讓百姓的負擔更加沉重,民不聊生,恐怕會引發大規模的民怨,動搖國家的根基,導致社會動盪不安。”

劉球更是直言不諱、義正言辭地指責王振為了個人的私利,不惜蠱惑聖心,將國家和百姓推向戰爭的深淵邊緣。他在奏章中憤怒地寫道:“王振此人,心懷不軌,為了滿足自己的權力慾和虛榮心,不惜編造謊言,蠱惑陛下,挑起戰爭。他的行為不僅是對國家和百姓的背叛,更是對祖宗基業的褻瀆。望陛下明察秋毫,以江山社稷為重,以百姓福祉為念,切勿輕啟戰端,以免給國家帶來不可挽回的災難。”

但王振怎會輕易善罷甘休,他繼續在朱祁鎮身邊巧言令色、顛倒黑白,不斷地詆譭這些大臣。他汙衊楊士奇等人膽小怕事、懦弱無能,是一群因循守舊、故步自封的迂腐之輩,根本不懂帝王的宏圖霸業和國家的長遠發展,他們的存在只會阻礙大明前進的步伐,成為國家發展的絆腳石。在王振的惡意挑撥和蠱惑之下,朱祁鎮逐漸對這些反對之聲充耳不聞,最終一意孤行,決定對麓川用兵。

麓川之役就此正式拉開了血腥而又殘酷的帷幕。兵部尚書王驥被任命為此次戰役的統帥,他肩負著皇帝的重託和國家的期望,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十五萬大軍,踏上了漫長而又艱辛的征程,向著遙遠的雲南進發。一路上,軍隊翻山越嶺,穿越茂密的原始叢林,趟過湍急的河流,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南方的氣候潮溼悶熱,蚊蟲肆虐,許多士兵在行軍途中感染了疾病,身體虛弱不堪,但他們依然咬緊牙關,堅持前行。

終於,大軍抵達了麓川。雙方軍隊在這片陌生而又充滿硝煙的土地上,展開了激烈而又殘酷的戰鬥。思任發的軍隊雖然兵力相對薄弱,武器裝備也遠不如明軍精良,但他們熟悉當地的地形,利用山林的複雜地形和茂密植被作為掩護,巧妙地設下了許多埋伏,給明軍造成了不少麻煩和損失。明軍士兵在山林中常常遭遇突如其來的襲擊,防不勝防,許多人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倒在了敵人的刀槍之下。

然而,明軍憑藉著強大的整體實力和精良的裝備,逐漸在戰鬥中佔據了上風。經過長時間的激烈廝殺和艱苦戰鬥,在第二年,思任發的軍隊終於抵擋不住明軍的猛烈進攻,兵敗如山倒。思任發無奈之下,只得率領著殘兵敗將,狼狽地逃往緬甸。

王振的野心並未因為思任發的逃亡而得到滿足,他像一個永不滿足的饕餮之徒,繼續慫恿朱祁鎮,要求明軍乘勝追擊,繼續攻打緬甸,務必迫使緬甸交出思任發。在明軍強大的軍事壓力之下,緬甸國內陷入了一片恐慌和混亂之中。緬甸國王深知大明的強大實力,他清楚地知道,如果繼續庇護思任發,必將給自己的國家帶來滅頂之災。經過一番痛苦的權衡利弊,緬甸國王最終選擇屈服於大明的壓力,將思任發獻出。

但事情並未就此畫上句號,思任發之子思機發仍盤踞在孟養一帶。他深知大明的實力不可抗衡,為了避免更多無辜百姓慘遭屠戮,減少不必要的流血犧牲,於是上表嚮明朝謝罪,表示願意臣服於大明,請求明朝能夠網開一面,保留他一方土地,讓當地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此時,朝中廷議紛紛主張趁機招撫思機發,認為這樣既能穩定西南邊疆的局勢,避免進一步的戰爭衝突,又能節省國家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避免不必要的損耗。大臣們在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

雯織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