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202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 王振弄權,大明英宗朱祁鎮,苦丁茶2024,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堂上各抒己見,從國家的長遠利益、民生的穩定發展、民族關係的和諧等多個角度,闡述了招撫思機發的諸多好處。

然而,朱祁鎮和王振卻固執己見,如同被權力和野心矇蔽了雙眼的瘋子,堅持要思機發到京師請罪,否則就繼續興兵討伐。王振在朱祁鎮耳邊不斷地煽風點火,蠱惑道:“陛下,若不如此,如何能彰顯我大明的威嚴?日後其他蠻夷部落若效仿思機發,稍有不滿就妄圖割據一方,我大明將何以應對?只有讓思機發親自來京請罪,在朝堂之上向陛下磕頭認錯,才能讓其他部落深刻認識到背叛大明的嚴重後果,從而不敢再有二心。” 朱祁鎮在王振的蠱惑下,如同被操控的木偶一般,不顧眾人的反對,堅持自己的錯誤決定。

這場戰爭因此又持續了數年之久。在這漫長而又痛苦的時間裡,明軍在西南邊疆陷入了艱苦卓絕的苦戰。士兵們不僅要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如高溫酷暑、暴雨洪澇、蚊蟲叮咬、疾病肆虐等,還要時刻警惕敵人的突然襲擊。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他們時刻面臨著生命危險,許多士兵在戰爭中受傷、染病,甚至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屍體被埋葬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永遠無法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

一直到正統十四年(1448 年),王驥才率領著疲憊不堪、傷痕累累、士氣低落的明軍班師回朝。此役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西南邊疆,但正如大臣們所擔憂的那樣,“大發兵十五萬,轉餉半天下”,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使得明朝的國力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國內百姓為了供應軍餉,生活變得更加困苦不堪。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大量的勞動力被徵調入伍,導致農田無人耕種,土地荒蕪,糧食產量大幅下降。商業活動也受到了極大的衝擊,由於物資匱乏,物價飛漲,市場一片蕭條,百姓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原本繁華熱鬧的城鎮變得冷冷清清,百姓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四處奔波,尋找一切可能的生存機會。

除了用兵麓川外,福建、浙江一帶在正統十二年(1447 年)爆發了葉宗留、鄧茂七起義。當時,這兩地的百姓長期遭受繁重的賦稅和徭役之苦,地方官員的腐敗和壓榨更是讓百姓們苦不堪言。他們不僅要承擔高額的賦稅,還要被迫服各種勞役,從修建宮殿、城牆到運輸物資,百姓們的生活被沉重的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葉宗留、鄧茂七等起義領袖,目睹百姓的悲慘遭遇,心懷正義,挺身而出,振臂一呼,他們的號召得到了廣大百姓的熱烈響應。起義軍迅速集結起來,他們雖然手持簡陋的武器,如鋤頭、鐮刀、木棒等,但卻懷著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嚮往,懷著對官府腐敗和壓迫的無比憤怒,毅然向當地的官府發起了進攻。

明朝政府得知訊息後,急忙調集兵力進行鎮壓。然而,起義軍熟悉當地的地形,他們利用山林、河流等自然屏障,與明軍展開了巧妙的周旋。他們時而在山林中設下埋伏,打明軍一個措手不及;時而化整為零,分散在各個村莊,與明軍進行遊擊作戰。雙方展開了多次激烈的戰鬥,起義軍憑藉著頑強的鬥志和對家鄉土地的熟悉,給明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這場起義直到正統十四年(1449 年)二月才被艱難平定。

可還沒等明朝政府緩過神來,廣東又爆發了黃蕭養起義。黃蕭養原本是一名普通的百姓,因不滿官府的壓迫和剝削,長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帶領著一群同樣遭受苦難的民眾,揭竿而起,反抗官府的暴政。起義軍迅速發展壯大,他們攻佔了許多城池,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援和擁護。他們的勢力不斷擴大,給當地的統治秩序帶來了極大的衝擊。這場起義持續的時間更長,一直到景泰年間才被最終平定。

這些 “盜亂” 的接連爆發,深刻地反映出明朝此時已進入多事之秋。內部的起義不斷消耗著明朝的國力,使得朝廷不得不分散大量的兵力和財力進行鎮壓;外部的軍事行動又讓明朝在邊疆地區陷入了長期的戰爭泥潭,進一步削弱了國家的實力。明朝的統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而這一切的背後,王振的好大喜功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惡劣作用。他的自私和貪婪,讓無數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讓大明王朝的繁榮昌盛逐漸走向衰落,成為了明朝歷史上一個難以抹去的黑暗汙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

雯織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