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雙鞭將感義歸降
阿慕666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章 雙鞭將感義歸降,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麼事了,阿慕666,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呼延灼的兩條鞭,孫安的兩柄劍。
頃刻間攪在一處。
兩人才鬥了四五回合,後面秦明已經拍馬趕到。
狼牙棒揮舞,便來助戰。
呼延灼心中大驚,被孫安覷了個破綻,生擒活捉了。
這一戰,只從早上殺到傍晚時分。
楊哲鳴金收兵,返回山寨。
眾頭領各有功勞。
楊哲令人設宴,犒賞三軍。
孫安和秦明捉了呼延灼,林沖和欒廷玉捉了韓韜。
其餘眾人,所獲大小軍校無數。
呼延灼的三千鐵甲連環馬,有三四百匹被鉤鐮槍撥倒。
傷損了馬蹄,剝去鎧甲,正好當了下酒菜,犒勞將士。
剩下的,並其他所獲馬軍坐騎,合作一處,足有三千餘匹。
這可是都是好寶貝。
自然牽回山寨,好生餵養,以壯梁山騎兵。
呼延灼帶來的兩萬人馬,被殺死的,被淹死的,五千餘人。
又有萬餘人被俘。
只有楊志,領著千餘人,衝出重圍,逃了回去。
梁山大寨,眾頭領齊聚。
自是歡天喜地。
早有人將五花大綁的呼延灼和韓韜推了上來。
楊哲走到跟前,親為兩人解開身上束縛。
邀請兩人,留在在梁山,坐把頭領的交椅。
呼延灼和韓韜,寧死不從。
在東京時,徐寧曾跟兩人有過交往,便上前相勸。
朝廷佞臣當道,天下民不聊生。
如今遼人南下,朝廷只令緊守城池,視百姓性命如草芥。
哪怕他們這些武將,空有一腔熱血,又能有何為?
梁山舉義旗,替天行道,卻正當時。
若得兩人願投山入夥,梁山必定如虎添翼。
山上萬餘官軍俘虜,中間多是熱血漢子。
若有他們帶領,必然都會死心塌地跟著投降。
此次下山阻擊遼兵,也會多了一股助力,勝算自然更大。
聽到徐寧的話,呼延灼頓時大驚。
他轉頭看向楊哲道“楊寨主,你們真要去打遼人?”
楊哲凝重地點了點頭“遼人南下,朝廷無作為,受苦受難的可都是我們大宋百姓。只要是條漢子,又豈能無動於衷。”
當然,這是表面的說法。
他和李助,早商議過了。
雖然遼人騎兵是塊硬骨頭,不好打。
可是隻要能下山阻擊,就會利大於弊。
朝廷都不管,可是梁山卻出兵了。
天下豪傑們會怎麼看?
天下百姓們會怎麼看?
不管是輸是贏,都可以贏得一大波民心和聲望。
到時候,四方豪傑必然來投,梁山壯大的會更加迅速。
這樣的好事,如何不去?
聽到楊哲的回答,呼延灼和韓韜對視了一眼,納頭拜倒道“小將願降!若是與遼軍作戰,願乞為先鋒!”
楊哲大喜,慌忙將兩人扶了起來,請入筵席。
當夜,眾人飲到半夜方散。
次日,楊哲差人去陳州和汝寧,取呼延灼和韓韜家眷上山安頓。
又令時遷將探哨營人馬散出去,密切關注遼人動向。
有了呼延灼和韓韜的勸說,被俘的官軍降者甚眾。
除去老弱放在後勤營,還剩七千餘人。
這些人,大都是久經訓練的軍卒。
卻不是一般的嘍囉或者地方廂軍可比的。
不得不說,高俅高太尉,真是在給自己送經驗……
楊哲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一載有餘,可從來都沒這麼富裕過。
這次繳獲的三千多匹戰馬一裝備,加上飛龍營原本的八百騎。
如今,梁山之上,光騎兵就有四千人。
飛龍營增補到一千五百人,仍舊由秦明統領。
增設鐵騎營,由呼延灼領兩千鐵甲連環馬,徐寧和韓韜為副將協助。
按照李助的意思,孫安和林沖組建一支五百人的親衛騎兵,拱衛楊哲左右。
步兵各營皆有補充,合數七千餘人。
如今有了笑面虎朱富上山,釀酒的事情有人管了。
楊哲便提拔了瘦猴,跟著劉唐去了神鋒營,協助雷橫。
又將鮑旭原本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