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陸66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章 有人盯梢,殺意側寫,北陸66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11:09,指揮中心,距離爆炸發生已過去5分鐘。

“sir……這根本就沒轍吧……你們真的有辦法嗎……?要不然我們還是打錢吧……“

指揮中心有專門對接纜車代表的通訊頻道,李代表的畫面裡,能看出他此時坐立難安。

舒良策充耳不聞,只是盯著頭頂的螢幕牆,這裡有各方傳回來的實時影像資料。

無人機靠近哪個車廂,哪個車廂就被引爆……

根據剛才發生的情況,警方的無人機默默退後,與纜車車廂們拉開了距離。

直升機卻一直在不遠處待命。

這樣不僅可以在更高的空中觀察整體情況,更重要的是,在警方沒有思路的時候,直升機的聲浪也能對歹徒形成一定威懾,讓歹徒知道警方還在關注和監控事態發展。

無人機和直升機,就是警方們在空中的眼睛。

舒良策盯著畫面牆,入神看著——

最起碼現在需要搞明白爆炸物是什麼?自制的還是非法渠道搞來的專業爆炸物?這個問題的答案關乎歹徒的專業程度。

起爆方式是什麼?是定時?還是遙控?

如果是定時的,那設定的時間規律是什麼?

歹徒難道連他們會檢視相鄰纜車的可能性都計算在裡面了?

如果是遙控的,歹徒使用的是什麼訊號頻率?是否有可能被幹擾或阻斷訊號?

如何安裝的?內部?外部?

數量有多少、分佈在哪些車廂?

……

整條纜車軌道全長5.2公里,在爆炸發生之前,警方剛趕到,就已經派出10臺無人機前往執行偵查任務。

這些無人機均勻分佈,幾乎每500米就有一臺,從而實現對整條索道實施全方位監控。

這第一批的10臺無人機現在依舊在場上為指揮中心提供監控畫面。

而第二批起飛,就是裝載了紅外熱感應的無人機們,因為它們從遊客中心起飛,經過3號、4號、6號車廂爆炸,幾乎損失大半,還有幾隻隨著偵查無人機們後退。

現在不僅不能貿然靠近車廂,不然這些監控畫面可能會被炸得丟失……

也不能再起飛一批新的無人機,因為場上爆炸情況尚不明確,亂起飛也只是白白增加警方的資源浪費……

那要怎麼確認爆炸物?

舒良策下顎微微收緊,一動不動地站著,呼吸平穩而輕微,眼睛一眨不眨地朝上看去。

“李書,把爆炸影片抄送給鑑定分析科,找爆炸物專家來看看。”

影片中,爆炸瞬間並沒有產生特別明亮鮮豔的顏色,火光也比較暗。

說明爆炸能量相對較為集中,燃燒過程相對緩慢,並不像一些高爆炸藥那樣產生強烈的閃光……

只是光憑這樣看,也不能確定爆炸物的具體種類。

這也只能說明歹徒使用的不是高爆炸藥,不過也進一步印證了舒良策對歹徒的猜測。

那就是,歹徒可能更注重控制爆炸的影響範圍,相對緩慢的燃燒,意味著歹徒可能希望在不引起過度破壞的情況下,達到自己的目的。

歹徒並不激進,甚至……有些軟弱?

舒良策稍微直起身子,一手輕輕抵在唇邊,另一手託著肘部,神色凝重。

繼續看,煙霧濃厚,顏色深黑。

有可能爆炸物的成分裡碳含量較高,要麼就是爆炸發生在相對封閉的空間,空氣流通不暢,燃燒不充分,產生濃厚黑煙。

炸彈在車廂內部被引爆?

“舒隊,光憑畫面實在是看不出什麼特別有用的線索,如果能收集到爆炸時產生的聲波和衝擊波引數,那可以比對資料庫裡各型別炸彈的資料,說不定能有進展。”

“只是……”

專家的語氣有些猶豫。

如果按照平常情況,可以收集爆炸現場的殘留物,比如碎片、粉末、未燃燒完全的物質甚至氣味進行分析,進而確定爆炸物是什麼。

然後根據爆炸物種類,讓救援人員們採取針對性的防護措施,甚至能追蹤爆炸物的來源,進一步鎖定嫌疑人。

只是現在高空纜車爆炸,碎片墜落山谷,而進山搜查需要時間……

這條常規思路被否。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李書也陷入了沉思,剛剛事發突然,根本沒有收集到除了畫面以外的其他資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中意你

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