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樣般的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光和七年(184年) 4月(5),穿越後我還是戴黃盔穿黃袍,月樣般的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歲齒多少輩分高低分長幼,有財無財分貧富,權之度量分輕重。”

“說的好,哈哈。”齊潤離座而起,一邊拍掌一邊笑道:“設問:知與不知又如何分?歲齒輩分又如何分?有財無財又如何分?權之度量又如何分?”說到這,齊潤看著堂上坐著的荀攸:“難道不是因有法可依而分!法自禮出,這還有什麼可辯駁的嗎?”

不待荀攸作答,齊潤緊接著繼續說道:“孔夫子畢生所求,也不過欲恢復周禮,周禮是什麼?周時的制度規範罷了,也就是周時的法制!他深感春秋之時諸侯群起,裂土分疆戰爭不斷,於是希望透過恢復周時的制度規範來解決,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國君要盡國君的義務,臣子要盡臣子的義務,父親要盡父親的義務,子女要儘子女的義務。可怎麼才能做到呢?靠不斷地宣仁宣愛四處教化嗎?”

齊潤拱手向天,慨然言道:“必不可,人貪利、嫉憎、好色,聖人雖定禮,卻尊禮者寡,逞欲者眾,故荀卿曰:‘人性惡’,能遵禮者,諭之以禮,意逞欲者,繩之以法!”

“嘶……”荀攸聽到這裡不由倒吸一口涼氣,他舊日所學不過循禮學仁,雖然有時也會有困惑,但此時代也無人可以解疑,今日聽到齊潤這番言辭,突如撥開雲霧見晴日一般。

他哪裡知道這類辯經在他後世延綿一千八百多年,期間多少鴻儒大能進行了闡述分析,駁而又立,批而又復,這種思辨上的代差根本不是他能抗衡的,

荀攸此時看著齊潤,忽然覺得他絕非一般的尋常道人,心中不覺竟隱隱有了一絲贊同之意。

荀攸心境上的變化齊潤沒有察覺,還在絮絮而談:“禮者,仁之端也;法者,治之具也。仁者,愛人;治者,理也。愛人者,舉賢良、任能事,賞善;治人者,退貪愚、摒冗鈍,罰惡!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則,以禮待惡,何以待善?荀卿曰: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法自禮出,禮為法用,此即儒皮法骨之真諦。”

“闢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道在諸天

北玄墨蕭

無限之血火榮耀

七隻小鷹

天下

夢醒心傷

情滿四合院之無悔青春

橡皮泥戰士

被退婚後:我詩仙的身份曝光了

兩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