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這主要取決於風向與航線的夾角大小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章 這主要取決於風向與航線的夾角大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眼魔的秋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總之,要在南海邊地站穩腳跟,就必須跟庫爾喀人處好關係。
不是怕他們會對永明要塞動武,
就憑他們那上萬人幹不過區區五百建州兵的戰鬥力,敢來永明要塞撒野就是找死。
而是跟他們處好關係可以方便收購東北特產,保護好他們也能阻止野豬皮壯大八旗。
他們之所以上萬人打不過五百建州兵,主要是因為武器裝備太原始,被擁有鐵甲和鐵質兵器的建奴降維打擊了。
一旦換上精良的裝備,他們可不見得就不如建州兵,畢竟也是在白山黑水裡跟野獸搏鬥出來的。
所以李國助也在考慮打造甲冑器械賣給庫爾喀人。
總之,要避免遇到第三種情況,船隊就要儘量趕在三月上旬到達尚塔爾群島。
據發現納霍德卡灣的航海家尼古拉·克拉西爾尼科夫在航海日誌中的記錄:
海灣從東北到西南約三英里,寬度從一英里到一英里半不等。
所以納霍德卡灣其實不大,從東北到西南約4.8公里,寬度從1.6公里到2.4公里不等。
雅蘭河口其實就是納霍德卡灣的東北邊緣。
按這個資料,仁王號從灣口航行到雅蘭河口,應該只需要一刻鐘左右。
然而實際上,仁王號從灣口航行到雅蘭河口卻用了一個多小時。
其實李國助對這裡的認知是不夠全面的。
那就是他所看見的又深又大的海灣並不叫納霍德卡灣,而應該叫美國灣。
海藻灣應該是美國灣的中國舊稱。
而納霍德卡灣其實是美國灣的一部分,位於後者的西北邊。
所以尼古拉·克拉西爾尼科夫記錄的納霍德卡灣的西南邊緣並不是美國灣的西南角。
1859年,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阿穆爾斯基伯爵從日本函館港出發,乘“美國”號護衛艦駛往尚未開發的南濱海邊疆區。
1859年6月17日晚上,因為遇到濃霧,船隊決定在一個不知名的海灣拋錨過夜。
於是船員便以他們所在的護衛艦的名字將海灣命名為“美國灣”。
尼古拉·克拉西爾尼科夫也是美國號上的船員之一。
第二天上午,濃霧散去後,他就考察了美國灣西北角的一個小海灣,
並在航海日誌上記錄了它的尺寸、水深、岸上的風光,及土壤特徵。
他的長官穆拉維耶夫·阿穆爾斯基下令,將該海灣被命名為納霍德卡灣,意為“發現”。
不過美國灣這個名稱後來有可能是被廢除了,畢竟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可是死敵。
所以納霍德卡灣這個名稱後來應該是取代了美國灣。
但李國助懶得管這些,在他的心目裡,這個海灣已經叫海藻灣了。
根據現代的測量資料,海藻灣長10英里、寬10英里,最大水深70米。
所以仁王號從雅蘭河口起錨,駛出海藻灣東南角也得一個小時左右。
從河口的情況來看,雅蘭河的水量確實不小,完全可以給水力裝置提供穩定的動力。
河東岸為山地,西岸沿海為平原,土壤肥沃,不但適合耕種,也是天然良港。
沿岸沒有發現有人居住的痕跡,說明雅蘭路可能真的是被野豬皮舉族內遷了。
李國助非常滿意,當下命人用鉛錘測量了雅蘭河口的水深。
測完後,天已經完全黑了,他便帶著天文觀測委員會的人上岸,
在沿岸多處地點觀測月球相對於某些星座在天空中的角距離、方位角等角度資訊,
及當地的大致緯度,並精確記錄觀測的具體時刻。
因為不同時刻從地球上特定地點觀測,月球相對其他天體的視位置是不同的,
所以月球與這些參考天體的角距離變化,是計算經度的基本依據。
眾人一直觀測到晚上十點才返回船上休息。
第二天一早,李國助就起來帶人丈量了雅蘭河口西岸的土地,還測了東岸山體的高度。
測完後,他心裡對雅蘭堡的位置和尺寸就已經有了初步規劃,
甚至還準備在東岸的山頂建一座碉堡,可以隔河對雅蘭堡形成火力支援。
這是他從荷蘭人在臺灣建的熱蘭遮城那裡得來的靈感。
在熱蘭遮城背靠的山丘上,有一座烏得勒支堡,居高臨下地守護著熱蘭遮城。
儘管這座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