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深不可測的出鐵溝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章 深不可測的出鐵溝,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眼魔的秋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爐前方導流槽的旁邊,把錘頭對準了出鐵口。
出鐵口是用泥封死的,導流槽一端就插在出鐵口的封泥之中。
突然,他用鐵錘狠狠地敲擊封泥,接連幾下之後,紅熱的鐵水突然從出鐵口流出,湧入導流槽。
其實這一段導流槽嚴格地說應該叫做出鐵溝,
主要作用是引導鐵水和爐渣離開高爐,到達後續的處理或運輸裝置。
除此之外,它還有渣鐵分離、緩衝和調節鐵水流量,及連線高爐與其他裝置的功能。
在出鐵溝的特定位置,通常會設定撇渣器等渣鐵分離裝置。
這個區域叫做渣鐵分離區,通常可以從出鐵溝長度的 1\/3 處左右開始。
由於鐵水和爐渣的密度不同,在出鐵溝內流動過程中,爐渣會漂浮在鐵水錶面。
撇渣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這一特性,透過設定一些障礙結構,使得爐渣被阻擋在某一區域,而鐵水可以從下方的通道流過,從而實現渣鐵分離。
分離後的鐵水可以更純淨地流入模具,從而提高鑄件的質量。
這座高爐高約有3米左右,按照現代的標準,連小型高爐都算不上。
現代小型高爐的高度一般在10~30米左右,出鐵溝長度可以是3~5米。
不過翁翊皇卻給這座高爐安排了一條長約8米的出鐵溝,足見其對鐵水質量要求之嚴格。
渣鐵分離區大約是從出鐵口前方3米的位置開始,長度約為5米,
基本上鐵水剛流出渣鐵分離區,就會從分岔處流入導流槽中。
渣鐵分離區裡有多個撇渣器,應該是翁翊皇希望流進模具的鐵水儘可能沒有雜質。
這是明智的做法,畢竟火炮是殺敵的武器,不是自殺的東西,誰也不想它動不動就炸膛。
鑄鐵炮一旦炸膛,便會鐵片迸散,嚴重威脅炮手的生命,比銅炮炸膛危險的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