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滅神之策
一捧秋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 滅神之策,亡國後撿到了當朝太上皇,一捧秋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們,仍然有拜神的習慣,有陳珂一般的舊俗,最多最多,只是對神明少了一份敬意,多了一份漠視。
姜允之也不能免俗,他亦不是不敬神明的人,只是在吃飽飯和為看不見摸不著的各路神仙上供之間,十分理智的選擇了前者。
像應青煬一般心底完全沒有神明之說的人,大抵只有一人。
耳聞已久,緣慳一面。
應青煬有一瞬間微不可查的走神。
好在姜太傅是個一開始講學就收不住的人,沒有注意到他的異常,說著說著,他的科普小課堂就變了味道,他道:“那人當年滅神之策一出,若非有三十萬大軍作為底牌,大梁早在立朝第三年就再度淪陷於戰火。”
“就算如今神教十不存一,也仍是大患。”
“急功近利,剛愎自用,這種人怎麼能堪當大任。”
姜太傅講出了火氣,鬚髮都略微抖動。
緊接著就是一通關於某人登基十年來治國之策的貶損。
應青煬原本還饒有興致地聽著,等到聽見那個有特殊意義的“那人”,表情頓時扭曲成了苦瓜。
姜太傅口中的“那人”,即是如今大梁的太上皇,也是老臣們口中,應青煬的死敵。
若想復國,大梁的君主就是他們必須殺死的物件。
而應青煬這位前朝餘孽,也是大梁君主的隱患。
身份與立場對立,聽起來他們之間,註定是你死我活的關係。
細數新朝歷史,從大應亡國,到多方混戰群雄逐鹿,再到當今大梁太上皇掃除障礙建立新朝,立新法新策,知人善用,手段強硬,三年內就已經讓這片土地恢復生機。
三年之後,太上皇的治國之策逐漸有些激進,姜太傅所說的滅神之策正是其中之一。
太上皇不信神明,強硬命令手下大軍,將大梁境內的所有神殿一一毀壞,歷時兩年,雷霆手段拔除毒瘤。
應青煬聽到的時候只想叫好。
不過,姜太傅為首的老臣們倒是從來不會說一句好字,對太上皇的一舉一動都能找出貶低的角度,每次都讓應青煬歎為觀止。
用一個不太恰當的形容,就像總能挑出毛病的丈母孃一樣吹毛求疵,村口賣饃的王大娘都沒這麼不講理。
要不怎麼說應青煬生來就是個混不吝,他一身反骨,別人越說不好,他偏要交口稱讚。
要應青煬說,大應朝算什麼天佑,當今這位太上皇才真的是真正的天之驕子呢。
畢竟這位太上皇自北境起兵時年僅16,至如今景和十年,這人也只是堪堪而立。
這麼顯而易見的事,他親愛的太傅愣是蒙起眼睛當瞎子。
——“若有一日你大事,絕不可如此急躁……”
唉。
應青煬愁啊。
他面上不顯,手裡穩穩拉著韁繩,儼然一個專業的好車伕。
姜太傅一番拳拳報國之心天地可鑑,任誰聽了都會有所震動,奈何應青煬從小聽到大,已然對這番說辭有了免疫力,裝聾裝瞎,駕輕就熟。
自家太傅說得起勁,應青煬也隨他去了,連連點頭應聲,看起來非常溫馴聽話。
然而他不鬧么蛾子,姜允之反而覺得不對勁。
這小子居然不反駁,有問題。
姜太傅疑惑的目光落在應青煬身上。
應青煬於是笑嘻嘻道:“若不是當年的滅神之策,如今哪裡能找到個不需要租金的地方供您講學?說起來這束脩,是不是得分那人一半?”
姜太傅頓時漲紅了臉:“臭小子!胡說八道!”
“哈哈哈哈哈哈!”應青煬哈哈大笑,他拿起邊上的半截馬鞭,揚鞭一揮,小毛驢立刻加速,“噠噠噠噠噠”地向前跑去。
差點被晃倒的姜太傅發出一聲中氣十足的怒吼:“——孺子不可教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