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廚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章 龍葵,百草雜談,半個廚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龍葵:平凡野草的藥用傳奇
在田間地頭、荒地廢墟,常常能看到一種肆意生長的植物,它枝葉舒展,充滿生機,這便是龍葵。龍葵,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適應性極強,廣泛分佈於我國各地,從溫暖溼潤的南方到四季分明的北方,都能尋覓到它的蹤跡。它不僅是大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員,更是一味具有悠久藥用歷史的民間草藥,承載著人類與自然相互依存的深厚情感。
龍葵植株高度通常在30 - 120厘米之間,莖直立,多分枝,表面光滑或稍有柔毛,質地柔軟卻又堅韌,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葉片互生,呈卵形或心形,長約2.5 - 10厘米,寬約1.5 - 5.5厘米,先端尖銳,基部楔形或心形,邊緣具不規則的波狀粗齒,葉片翠綠,質地薄而柔軟,在陽光下閃爍著柔和的光澤。
龍葵的花期在每年的6 - 9月,傘狀聚傘花序腋生,花朵小巧玲瓏,卻又充滿了獨特的魅力。花冠白色,呈輻狀,直徑約1.5 - 2毫米,5枚花瓣呈卵狀三角形,微微張開,如同繁星點點,散發著淡雅的氣息。雄蕊5枚,著生於花冠筒喉部,花絲短,花葯黃色,呈長圓形,內向開裂,在陽光的照耀下,花葯閃爍著金色的光芒,為花朵增添了幾分靈動之美。
花期過後,龍葵進入果期,果實為漿果,球形,直徑約8毫米,成熟時由綠色變為黑色,猶如一顆顆黑色的寶石,鑲嵌在翠綠的枝葉之間,十分誘人。果實內含多數種子,種子呈卵形,扁平,邊緣有不規則的波狀鈍齒,種皮堅硬,呈黑色,為龍葵的繁衍傳承提供了保障。
龍葵作為一味傳統的中藥材,在我國的醫藥歷史中有著悠久的應用。其味苦,性寒,有小毒,歸肺、胃、膀胱經。在古代,龍葵就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疾病。《本草綱目》中記載:“龍葵,消熱散血,壓丹石毒,治腳氣。”在民間,龍葵常被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癰腫疔瘡、丹毒、跌打損傷、水腫、癌症等病症。
在治療咽喉腫痛方面,龍葵具有顯著的功效。咽喉腫痛多由外感風熱、熱毒蘊結所致,龍葵能夠清熱解毒、利咽消腫,有效地緩解咽喉腫痛的症狀。在民間,常將新鮮的龍葵洗淨後,搗汁含漱,或者煎湯內服,對於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等引起的咽喉腫痛,能夠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在治療癰腫疔瘡、丹毒等面板疾病方面,龍葵也能發揮重要作用。癰腫疔瘡、丹毒等多由熱毒壅盛、氣血凝滯所致,龍葵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作用,能夠幫助人體排出毒素,促進炎症的消退。將新鮮的龍葵搗爛外敷於患處,能夠迅速減輕紅腫和疼痛,促進傷口的癒合。在一些農村地區,當人們被蚊蟲叮咬後出現紅腫、瘙癢等症狀時,也會用龍葵的葉子揉碎後塗抹在患處,以緩解症狀。
在治療跌打損傷方面,龍葵同樣表現出色。跌打損傷常導致區域性瘀血腫痛,龍葵能夠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促進血液迴圈,減輕疼痛和腫脹。將龍葵煎湯內服,或者用其藥酒外擦,都能有效地緩解跌打損傷帶來的不適。在一些民間偏方中,還會將龍葵與其他草藥配伍,製成藥膏或藥酒,用於治療骨折、扭傷等跌打損傷疾病。
龍葵在治療水腫方面也有一定的療效。水腫多由水溼內停、氣化不利所致,龍葵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能夠促進體內多餘水分的排出,減輕水腫症狀。在臨床應用中,常將龍葵與茯苓、澤瀉、豬苓等利水滲溼的藥材配伍,以增強其利水消腫的功效。
隨著現代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龍葵的藥用價值得到了更全面的揭示。眾多研究表明,龍葵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如生物鹼、黃酮類、多糖、甾體皂苷等,這些成分是其發揮藥理作用的物質基礎。
《中國中藥雜誌》發表的研究顯示,龍葵中的生物鹼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其中,澳洲茄鹼和澳洲茄變鹼具有抗腫瘤、抗炎、抗菌等作用。在抗腫瘤方面,研究發現,澳洲茄鹼和澳洲茄邊鹼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其作用機制可能與調節細胞週期、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啟用細胞凋亡訊號通路等有關。一項發表在《腫瘤防治研究》上的研究表明,龍葵生物鹼對肝癌細胞、肺癌細胞、胃癌細胞等多種腫瘤細胞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為腫瘤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抗炎方面,龍葵生物鹼能夠抑制炎症細胞因子的釋放,減輕炎症反應。研究表明,龍葵生物鹼可以透過抑制核因子-kb(NF-kb)訊號通路的啟用,減少腫瘤壞死因子-a(tNF-a)、白細胞介素-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