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廚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章 白芨,百草雜談,半個廚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化學組成和空間構象。研究表明,白芨多糖具有多種生物活性 。在止血方面,它能啟用凝血因子,促進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加速血液凝固。有體外實驗表明,白芨多糖可顯著縮短凝血時間,作用機制與啟用內源性凝血途徑相關因子有關 。在促進傷口癒合方面,白芨多糖能刺激成纖維細胞增殖和遷移,促進膠原蛋白合成與沉積,從而加速傷口癒合。動物實驗顯示,使用白芨多糖處理傷口後,癒合速度加快,癒合質量提高 。此外,白芨多糖還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對病原體的抵抗力 。
3.2 聯苄類
聯苄類化合物是白芨的重要化學成分之一。目前已從白芨中分離出多種聯苄類化合物,如3,3'-二羥基 - 2,2'-二甲氧基聯苄、3,3',5 - 三羥基 - 2,2'-二甲氧基聯苄等 。這些聯苄類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種生物活性 。研究發現,白芨聯苄類化合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見病原菌有明顯抑制作用,抗菌機制與破壞細菌細胞膜結構、干擾代謝過程和抑制細胞壁合成有關 。在抗炎方面,聯苄類化合物能抑制炎症細胞因子釋放,減輕炎症反應。透過抑制核因子 - kb(NF - kb)訊號通路啟用,減少腫瘤壞死因子 - a(tNF - a)、白細胞介素 - 1β(IL - 1β)等炎症介質產生,從而發揮抗炎作用 。此外,聯苄類化合物還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可清除體內過多自由基,減少氧化應激對細胞和組織的損傷 。
3.3 菲類
菲類化合物也是白芨的重要成分。白芨中含有白芨菲、白芨醇等多種菲類化合物 。這些菲類化合物具有抗腫瘤、抗菌、抗炎等生物活性,在醫藥領域展現出潛在應用價值 。在抗腫瘤方面,研究表明白芨中的某些菲類化合物能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作用機制與調節細胞週期相關蛋白表達、啟用細胞凋亡訊號通路以及抑制腫瘤血管生成有關 。例如,白芨菲可使腫瘤細胞阻滯在G0\/G1期,抑制dNA合成,進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 ,還能啟用caspase - 3等凋亡相關蛋白,誘導腫瘤細胞凋亡 。在抗菌和抗炎方面,菲類化合物與聯苄類化合物作用機制相似,能抑制病原菌生長繁殖,減輕炎症反應 。
3.4 其他成分
除上述主要成分外,白芨還含有揮發油、甾醇、生物鹼等成分 。揮發油中含多種揮發性化合物,具有獨特氣味和生物活性,可能在白芨的化學生態防禦和傳粉吸引等方面發揮作用 。甾醇類成分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持細胞正常結構和功能意義重大 。生物鹼類成分在白芨中含量相對較低,但其生理活性及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
白芨豐富的化學成分賦予其廣泛的藥理活性和藥用價值,為其在醫藥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深入研究這些化學成分,有助於揭示白芨的藥理作用機制,開發更多基於白芨的創新藥物和治療方法。
四、藥理作用
4.1 止血作用
止血是白芨最為突出的藥理作用之一,在傳統醫學和現代臨床中應用廣泛。白芨的止血機制複雜,涉及多個生理過程和分子機制。
白芨多糖在止血過程中起關鍵作用。它能透過多種途徑促進血液凝固,一方面啟用內源性凝血途徑中的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Ⅻ、Ⅺ等,啟動凝血瀑布反應,加速凝血酶生成 ;另一方面促進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增強血小板止血功能。血小板在損傷部位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是止血重要環節,白芨多糖透過與血小板表面受體結合,啟用血小板內訊號轉導通路,促進血小板活化和聚集 。
此外,白芨多糖還有物理性止血作用。與創面接觸後,迅速形成粘性保護膜,機械性堵塞破損血管,阻止血液流失,為凝血過程創造穩定環境,利於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發揮作用 。
臨床研究證實白芨止血效果良好。在鼻出血、牙齦出血等常見出血性疾病治療中,使用白芨粉或提取物區域性止血,能迅速有效止血,且不易復發 。在外科手術中,白芨作為止血材料優勢明顯,不僅能快速止血,還能減少術後出血和感染風險,促進傷口癒合 。
4.2 抗菌作用
白芨具有顯著抗菌活性,對多種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在感染性疾病治療和預防方面有重要應用價值。
白芨中的聯苄類、菲類等化學成分是抗菌作用的主要物質基礎。這些成分透過多種機制抑制病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