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廚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三七,百草雜談,半個廚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七:南國瑰寶的前世今生
在我國雲南、廣西等地的溫暖溼潤山林中,生長著一種神奇的植物——三七。它植株秀麗,莖幹直立,高約30 - 80厘米,莖上光滑無毛,色澤嫩綠。葉片呈羽狀複葉,3 - 7片輪生於莖頂,小葉片長橢圓形至倒卵狀長橢圓形,邊緣有細密鋸齒,葉色翠綠,質地柔軟而富有光澤。每年的6 - 8月,三七迎來花期,傘形花序單生於莖頂,花朵小巧玲瓏,呈淡黃綠色,花瓣5片,呈長圓狀卵形,花蕊金黃,星星點點,極為可愛。花期過後,結出的果實為扁球形,成熟時呈紅色,鮮豔奪目,宛如紅寶石點綴在綠葉之間。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彼人言其葉左三右四,故名三七,蓋恐不然。或雲本名山漆,謂其能合金瘡,如漆粘物也,此說近之。”其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胃經,是一味歷史悠久且藥用價值極高的中藥材。
在傳統醫學中,三七被視為止血、散瘀、定痛的要藥。《本草綱目》中對其功效讚譽有加:“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傷,跌撲杖瘡,血出不止者,嚼爛塗,或為末摻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經水不止,產後惡血不下,血運,血痛,赤目,癰腫,虎咬,蛇傷諸病。”在古代,三七常被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外傷疾病。戰場上,士兵們受傷出血,用三七粉末外敷,能迅速止血,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因此三七有“金不換”的美譽。對於體內瘀血阻滯導致的各種疼痛,如胸痺心痛、胃脘疼痛、痛經等,三七也能發揮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幫助患者緩解病痛。
現代醫學研究更是深入挖掘了三七的藥用價值。三七富含三七皂苷、黃酮類、多糖、氨基酸等多種化學成分。其中,三七皂苷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中國中藥雜誌》發表的相關研究表明,三七皂苷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在心血管系統方面,它能夠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對預防和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有顯著效果。一項臨床研究顯示,服用三七製劑的冠心病患者,其心絞痛發作次數明顯減少,心電圖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在神經系統方面,三七皂苷具有神經保護作用,能夠改善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提高記憶力,對老年痴呆等神經系統疾病有潛在的治療作用。《藥學學報》上的研究指出,三七皂苷可以透過調節神經遞質的釋放,抑制神經元凋亡,從而保護神經細胞,維護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
在免疫系統方面,三七多糖能夠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它可以促進免疫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使人體更好地抵禦病原體的侵襲。
在抗腫瘤方面,研究發現三七中的一些成分對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雖然不能直接作為抗癌藥物,但可以輔助化療,減輕化療藥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除了藥用,三七在養生保健領域也備受青睞。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容易出現氣血不暢、免疫力下降等問題。三七粉作為一種養生佳品,被很多人用來調理身體。每天適量服用三七粉,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迴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還能增強免疫力,緩解疲勞,提高身體的抗壓能力。
不過,三七並非人人適用。孕婦應慎用,因為其活血化瘀的功效可能會對胎兒產生影響。此外,體質虛寒者和經期女性也不宜大量服用,以免引起不適。
三七,這顆來自南國的瑰寶,從古老的中醫典籍中一路走來,在現代醫學的研究中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它以獨特的藥用價值,守護著人們的健康,見證著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