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章 退兵,凱旋,大唐鎮國公,空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未過幾日,高建武便派遣官員疾行前往南部邊境,傳令予泉蓋蘇文,令其退兵,切莫再繼續進攻新羅。
那官員身負王命,快馬加鞭,一路風塵僕僕。
其面色凝重,心中焦急,只盼能速速抵達,傳達王令。
而南部邊境營帳之中,泉蓋蘇文正為戰事膠著而煩悶不已。
聞得王命傳來,其先是一驚,繼而面色陰沉,滿心不甘。
他望著帳外旌旗飄揚,心中暗恨:“功敗垂成,就此退兵,實乃憾事!”
但王命難違,泉蓋蘇文只得長嘆一聲,無奈下令收兵。
泉蓋蘇文心中對高建武之決定甚為不滿,暗自嗔怒,只覺高建武太過軟弱。
其於營帳內來回踱步,面色陰沉如水,雙目圓睜,憤憤想道:
“這高建武怎如此膽小怕事!若大唐果真敢興兵來犯,又豈會遣一使臣前來大放厥詞,口口威脅?想必只是虛張聲勢罷了!”
此時,泉蓋蘇文緊握雙拳,指節泛白,心中的怒火如熊熊烈焰燃燒不止:
“如此大好戰機,就這般輕易放棄,實乃憋屈至極!高建武此舉,當真令人失望透頂!”
然而,雖滿心憤懣,卻也只能暫且壓下怒火,無奈聽從王命。
百濟國王扶余義慈聞知高句麗已然開始撤兵,其原本心中搖擺不定之態度旋即發生轉變。
只見他於王宮之中,神色匆匆,急令道:“速速傳本王旨意,令北部之軍隊撤回,切不可再繼續進攻新羅。”
此時的扶余義慈,眉頭緊蹙,目光中透著慌亂與忌憚,心中暗忖:
“連高句麗都選擇退兵,吾百濟又怎敢繼續與唐軍將軍率領的新羅軍隊死磕。大唐兵威赫赫,若執意為之,恐引火燒身,致我國破家亡。”
王宮內氣氛緊張,一眾臣子皆屏息斂聲,唯唯諾諾,遵旨行事。
那奉命傳達旨意的使者,更是不敢有半分耽擱,匆匆出宮,奔赴北部軍營。
未過多久,百濟之軍隊紛紛撤走。薛禮和裴行儉得到斥候之彙報後,心裡亦是鬆了一口氣,皆暗道:“總算是奏效了。”
雖他們率領著數千唐軍與數萬新羅軍隊抵禦百濟軍隊之入侵,短時間內或許尚無大礙,但倘若時日一長,終歸不是什麼好事。
此刻,薛禮立於營帳前,望著遠方,面色稍緩,心中思忖:“此番能逼退百濟之軍,實乃不易。然長久對峙,我方糧草軍需恐難以為繼,且將士疲憊,變數頗多。”
裴行儉在旁,亦是微微頷首,嘆道:“幸得計謀得成,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如今當務之急,是整頓兵馬,以防敵軍復來。”
二人對視一眼,眼中皆有憂慮未散。
高句麗和百濟的聯軍皆已撤軍之後,蘇定方、薛禮以及裴行儉依舊在邊境駐守,未有因對方撤兵而有半分鬆懈。
蘇定方立身於城樓之上,目光如炬,瞭望遠方,面色凝重,心中暗想:
“敵軍雖退,然不可掉以輕心,以防其捲土重來。”其身姿挺拔如松,威風凜凜,全然不見絲毫懈怠之意。
薛禮則於營帳之中,與諸將商討防務,神情專注,言辭懇切:
“切不可因敵軍暫退而放鬆警惕,當加強巡邏,整備軍備,以備不時之需。”
裴行儉親自巡查營地,一絲不苟,對將士們訓誡道:
“戰事無常,吾等肩負重任,萬不可有絲毫麻痺大意,需時刻保持戒備。”
眾將士皆齊聲應諾,士氣高昂。
邊境之地,風聲瑟瑟,旌旗飄揚,他們三人嚴陣以待,只為守護邊疆之安寧。
新羅國都金城的王宮之中,善德女王端坐於王座之上,下方新羅諸臣分列兩側。
當聽到高句麗和百濟都撤兵了的訊息時,眾人皆是彈冠相慶。
善德女王面上綻放出欣慰的笑容,美眸中淚光閃爍,心中感慨萬千:
“天可憐見,吾新羅總算度過此難關。”
其微微仰頭,似在向蒼天感恩。
諸臣們亦是喜形於色,有的相互拱手道賀,有的撫掌大笑。
一位老臣激動得鬍鬚顫抖,顫聲道:“此乃天佑吾新羅,方能逢凶化吉。”
另一位大臣則跪地高呼:“女王英明,帶領吾等熬過此劫。”
王宮之內,歡聲笑語不斷,氣氛熱烈非凡。眾人心中慶幸之餘,亦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與憧憬。
這時候,金勝曼開口道:“王上、諸位大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