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章 高建武服軟,大唐鎮國公,空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建武見大唐使臣如此強勢,心中頓有怒氣翻湧,然卻不敢表露半分。
只見其強壓怒火,面色略顯僵硬,目光閃爍間,隱有無奈之色。
高建武對著大唐使臣緩緩開口道:“此事重大,本王自當好好考慮一番。”
其聲音雖平穩,卻難掩其中的遲疑與不安。
此刻的高建武,雙手緊攥王袍,指節泛白,心中暗忖:
“大唐勢強,若貿然回絕,恐引兵禍。然就此答應,又恐國內臣民不滿,實是兩難之境。”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維持著表面的鎮定,試圖在這艱難的局勢中尋得一絲轉機。
最令高建武深感痛恨者,乃薛延陀汗國收了金銀糧食之後,竟未如約退兵,依舊於高句麗北境肆意晃盪劫掠。
高建武於王宮之中,怒容滿面,雙目幾欲噴火,雙拳緊握,咬牙切齒道:
“此等背信棄義之徒,實在是太不要臉了!”
其身形顫抖,心中怒火熊熊燃燒,幾欲將心肺炸裂。
想著那薛延陀汗國的無恥行徑,高建武只覺氣血上湧,頭痛欲裂。
他來回踱步,思緒紛亂如麻:“本以為以財帛糧米可換得邊境安寧,豈料這群蠻夷毫無信義,如此欺凌我國。當真是天理難容!”
而周遭的臣子們,皆低垂著頭,噤若寒蟬,無人敢在此時觸其怒火。
而泉蓋蘇文對新羅之進兵,未獲顯著進展,一直被一位大唐將軍封堵於邊境。
雙方僵持不下,來回拉扯,皆難以奈何對方。
高建武聞此訊息,於王宮之內大發雷霆,面色鐵青,怒目圓睜,斥道:
“泉蓋蘇文此般無能,竟如此久攻不下,實令本王失望至極!”
其來回踱步,袍袖揮舞,心中煩悶不堪。
高建武暗忖:“本王寄予厚望,望其速克新羅,拓展疆土,如今這般膠著,成何體統!”
越想越是惱怒,額上青筋暴起。身旁侍者皆戰戰兢兢,不敢言語。
那邊境之地,風沙漫天,雙方將士皆疲憊不堪,卻又不得不拼死對峙。
泉蓋蘇文望著對面的大唐將軍,心中焦躁又無奈,恨不能即刻破敵,卻又苦無良策。
未過多久,有關百濟那邊之戰況亦傳至高句麗王宮之中。
高建武接過奏報,細細閱罷,愈發氣憤難平,臉色鐵青,怒拍桌案,斥道:“沒想到百濟於此時竟選擇觀望,當真是豎子不足與謀!”
其雙眸噴火,胸膛劇烈起伏,心中憤懣如潮:“本與百濟相約共圖大業,如今關鍵時刻,他們卻作壁上觀,毫無信義可言,實乃鼠目寸光之輩!”
王宮內氣氛壓抑,一眾臣子皆低頭不語,噤若寒蟬。
高建武來回踱步,思緒煩亂:“如此局面,該當如何應對?百濟背信,局勢愈發不利,難道吾高句麗此番要陷入困境?”
大唐之使臣於平壤靜候高建武數日,然始終未聞高建武傳喚,亦未得其明確之答覆,究竟是退兵亦或不退兵,全然未知。
這幾日,使臣於驛館之中,坐立難安,面色凝重,時而負手踱步,時而望向王宮方向,暗自思忖:
“這高建武究竟作何打算?如此拖延,莫非有意敷衍?”
其心中憂慮漸生,卻又無可奈何,只能耐心等待。
驛館外,街市依舊喧鬧,然使臣卻無心關注。
他眉頭緊鎖,目光深邃而憂慮,不時長嘆一聲:“若再無迴音,吾何以回朝覆命?”
而那王宮之內,高建武亦是左右為難,遲遲未能下定決心,使得這局勢愈發撲朔迷離。
說白了,此番大唐支援新羅,充其量只能算作出奇兵之舉。
倘若高句麗與百濟鐵了心要長久僵持耗下去,大唐怕是一時半會兒亦難以真正保住新羅。
屆時,若要與高句麗開戰,亦存有諸多不確定因素。
畢竟,前朝三徵高句麗之血淚史依舊曆歷在目,令人心有餘悸。
想那往昔,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無數將士血灑疆場,卻未能克敵制勝。
此番情形,如重重陰霾,縈繞在眾人心頭。
如今,大唐雖國力昌盛,然面對高句麗這一勁敵,亦需謹慎籌謀。
若戰事一起,糧草軍需能否充足供應?將士們能否適應異地作戰?
諸般變數,皆需深思熟慮,稍有不慎,便可能重蹈前朝之覆轍。
大唐使臣實是無法再忍耐等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