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章 陸通的態度,大唐鎮國公,空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內侍攜著李世民之口諭行至涇陽縣陸家莊,傳陸通進宮面聖。
那內侍神色肅穆,步履匆匆,踏入莊門之時,莊中眾人皆凜然生敬。
陸通未有半分耽擱,即刻跟隨內侍登上馬車,直奔長安皇宮而去。
那馬車轔轔,揚起一路塵煙,陸通端坐車內,神色凝重,心潮起伏。
陸通實不知吐蕃使臣來至長安之事,近些時日他忙於教育改革及一眾繁雜瑣事,無暇緊盯朝堂之動向。
如今突被李世民召見,其心中亦是疑惑重重。
陸通眉頭緊蹙,思緒翻飛,暗自揣度此番召見所為何事。
內侍將陸通引領至御書房,御書房中,李世民正端坐在玉案之前,提筆批閱奏章。
內侍微微欠身,悄然退去,陸通則立於御書房內,未敢打攪李世民批閱奏章。
那陸通垂手而立,目光恭謹,室內靜謐無聲,唯聞筆尖劃過紙張之細微聲響。
許久之後,李世民停筆置墨,抬眸看向了陸通,說道:“陸愛卿為何一直站著?坐下說話。”
那李世民語氣溫和,目光中帶著幾分關切。
陸通心中無語,豈會不知李世民知曉他已來許久,分明是故意將他晾於此這般長久。
不過陸通面上平靜如水,道了一聲:“謝陛下。”
而後,方才緩緩坐了下來。那陸通強壓心頭之緒,面色不改,舉止沉穩,盡顯從容之態。
李世民輕抿一口茶水,隨後對陸通開口言道:“陸愛卿,你可知朕召你前來所為何事?”
那李世民目光灼灼,緊緊盯著陸通,似要將其心思看穿。
陸通拱手道:“微臣不知,還請陛下明示。”
說罷,微微低頭,神情恭敬而專注,靜候李世民的下文。
他心中雖對此次召見的緣由有著諸多猜測,但在未得皇帝明示之前,不敢妄言。
李世民緩緩起身,來回踱步,少頃之後,嘆氣道:“近時吐蕃使臣懇請朕下嫁公主於彼等,不知陸愛卿意下如何?”
那李世民眉頭緊鎖,步履沉重,盡顯煩憂之態。
陸通心中暗忖,此等事宜想必李世民早已與長孫無忌、杜如晦等重臣商議過,而此番又召他前來,想必是別有深意。
那陸通心思急轉,面上卻不動聲色,只靜待李世民下文。
李世民見陸通緘默不語,再次詢問道:“陸愛卿,你意下如何?”
那李世民目光急切,聲音也微微提高,滿含著對陸通回應的期待。
陸通至此方才開口應答:“陛下,敢問陛下對此事的態度為何?”
陸通神色鄭重,目光直視李世民,言辭懇切。
李世民見陸通又使出這般招數,不由得心生惱怒,開口道:“朕覺得嫁一公主予吐蕃亦無妨,如此可彰顯我大唐恩德。”
那李世民面色微沉,語氣略顯強硬,彰顯著帝王之威。
當然,李世民此乃為引出陸通之話,其心中實則半分亦不願嫁公主。
陸通聽得李世民這般言語,亦開口道:“既然陛下願意下嫁公主,那嫁便是,只不過這陪嫁之物卻要好好斟酌一番。”
陸通面色沉靜,目光中透著思量之意。
李世民未料陸通竟不反對,這著實令他有些意外,問道:“你不反對嫁公主,可為何要對那嫁妝多做斟酌呢?”
那李世民眉頭微蹙,目光中滿是疑惑。
此際陸通說道:“臣自然是欲反對的。然臣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陛下欲嫁公主,臣亦不敢反對,不過這嫁妝之事,關乎大唐百姓,臣不得不提出。”
陸通言辭懇切,神色肅然,盡顯憂國憂民之態。
李世民對陸通所言感到迷惑,遂問道:“你且說來聽聽,這嫁妝怎麼就和大唐百姓扯上關係了?”
陸通回答道:“陛下,若是此嫁妝僅為些許金銀器物,倒確乎無妨。
然倘若乃是大唐之書籍亦或若干技藝,那便非同小可了。
陛下亦知曉,一國之社稷發展斷離不了技藝。
倘若吐蕃獲我大唐之先進技術,進而得以發展民生國計,假以時日,吐蕃國力隆盛、兵強馬壯,是否會對我大唐邊境構成威脅?”
陸通面色凝重,言辭懇切,目光中滿是對家國安危的深深憂慮。
李世民聞言後,陷入沉思之中,而陸通繼續說道:“陛下,吐蕃此番前來求親,非獨因夏州建設兵團於邊境練兵,此僅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