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章 陸通教徒,大唐鎮國公,空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涇陽報亦載陸通《論女子能頂半邊天》之文,此言一出,涇陽之地頓起波瀾,輿論譁然。

加之官府鼎力宣揚,眾女子復振勇氣,紛至沓來,各展其才,投身各行各業。

既得涇陽伯挺身而出,為她們發聲,女子們亦決心以實際行動,共襄盛舉,以示支援。

陸家莊內,草木蔥鬱,花香襲人,陸通與李承乾並肩而坐於幽靜庭院之中,品茗談笑,悠然自得。

四周清風徐來,竹影婆娑,好一幅雅緻閒適的圖景。

“先生,您的文章實則令諸多士子心生不悅矣。”李承乾目光微動,言辭間暗藏機鋒,似有所指。

“何故?難道連你也以為女子當受禮教之錮?然則,此非爾等之過,世人皆已習以為常,視女子為男兒之附屬。對此,吾亦不多言。此乃時勢之所限也。”陸通語氣平和,對李承乾之言未顯絲毫波瀾。

“時勢之侷限?願聞先生高見。”李承乾聽罷,面露誠摯之色,拱手求教。

“那便與你細說一番。上古之傳說,神話之故事,殿下可曾有所耳聞?”陸通目光溫和,轉向李承乾問道。

李承乾連連頷首,答曰:“確有涉獵,或讀於書卷,或聞於坊間。”

“上古傳說與神話之中,初開天地之際,女神只繁多,此為何故?殿下可知其詳?”陸通緩緩詢問道。

李承乾眉心微蹙,沉思良久,終是輕嘆一聲,搖頭道:“此事頗為玄妙,承乾才疏學淺,未能窺得其中奧秘。”

“往昔之世,部落林立,生計維艱,人丁稀少。凡能誕育後代之女,地位尊崇,凌駕於鬚眉之上。蓋因人口乃部落之根本,故而奉女神為至上,此乃時勢使然也。”

“嗣後,部落漸興,步入學稼之途,物產始得穩定,人丁繁衍亦愈見安固。爾時,部落與邦國因爭產資而頻起干戈,男兒身強體壯之優,於此際方顯。是以男子之位,漸凌女子之上,此即父權勃興之始也。”

“自茲以往,歷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戰國,及至秦漢,以迄於今,父權常與征伐之事、力役之勞相系,遂成不易之俗,亦多受禮教之羈絆。”

“然眾皆遺一要也,女子實乃繁衍人丁之要樞。且若無女子,家室之患弗能解。世人皆罔知女子辛楚,僅臨盆一險,即系乎生死。男子則逸矣,不過施精而已。崇子嗣而輕妻女,豈不知無孃親焉有彼乎?”

“夫天下之大,非獨父權或母權所能獨攬,二者若偏其一而盛,則家國失衡。唯有陰陽調和,剛柔並濟,方顯治世之道,此乃天人合一之理也。”

李承乾聞之如遭雷擊,恍若醍醐灌頂。誠然,若無女子,何來後嗣?況乎今之女子,多受禮教之錮,即便才情橫溢,亦難展鴻鵠之志,終日囿於內室,相夫教子,空負韶華,實為可嘆。

“禮教可用以規正世人言行,卻不可淪為錮制人心之桎梏。”陸通語調平緩,字字珠璣。

“弟子受教矣。”李承乾心有所悟,肅然起敬,向陸通深深作了一揖。

欲改先輩之念,其難如移山填海。陸通唯有寄望於後生,悉心播撒新知之種,冀望有朝一日,此等種子能破土而出,茁壯成長,終至花開滿園。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李泰於陸通書齋覽畢數則物理之例,亦步至庭院之中,恰逢陸通言語之際,其言猶在耳,令李泰心中頓生感悟。

“夫子,此情此景,頗似當今士林對物理學之非議。彼等固守舊制,不願見新說破壁而出。實則,學無高下之別,惟人心有所取捨耳。”李泰言辭懇切,侃侃而談,闡述己見,語中不乏深意。

“嗯,魏王殿下果真才思敏捷,能舉一反三,令人欽佩。”陸通讚許道,心中暗自思量,不愧是編纂《括地誌》之人,果然不同凡響。

李承乾心中不由生出幾分醋意,暗自嘀咕道:“先生為何只誇他,我亦非池中之物。”

陸通洞悉了李承乾的心緒,少年心性中的爭強好勝,本屬尋常,然則仍需妥善引導。

於是輕嘆一聲,溫言勸道:“太子殿下,人各有所長,不必過於在意他人之言。汝之才智,吾自是瞭然於胸,只需靜心修為,時日一久,自會光芒四射。”

“治世之道與研學之途大相徑庭。治國平天下,需善解人意,導引人心,學問乃輔佐之用;而研學之途,則無需諸多機巧,唯有潛心研磨,方得其真諦。”陸通語重心長地續道。

“然則,無論治世還是研學,皆需踐行知行合一之理。先立知,後行之,更以行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

雯織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