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 野望,大唐鎮國公,空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蕭皇后之宅院,蕭瑀前來探望其姐。
\"時文,汝不宜頻繁來探我,以防有心之人藉機生事,今上如何看待汝?\"
蕭皇后氣色較前大為好轉,不再如往昔那般憂慮重重,如今過著富家翁之生活,雖平淡卻也自在。
她別無所求,只願楊政道能安穩度日,為楊家傳承香火。
天下紛爭,由世人去爭奪。蕭皇后已洞悉世事,唯願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
蕭瑀身為蕭氏之頂樑柱,性情依舊如年輕時般剛直,不善於變通,如此易受損害。
\"姐姐,你我多年未見,往昔未能好好照顧你,如今難得相聚,我怎能讓你獨自一人。若有人慾藉機生事,便讓他們衝我來。\" 蕭瑀冷哼一聲,固執地說道。
\"唉,你啊,怎就不能改掉這習性?\" 蕭皇后嘆了口氣,未再繼續此話題。
姐弟二人轉而聊起他事。此時,楊政道自書房推門而出,至院中,見蕭瑀與蕭皇后正敘舊。
“奶奶安好,舅公安好。”楊政道給兩位長輩問候。
\"政道,令管家外出採辦一番,今日款待你舅公。\" 蕭皇后對楊政道言道。
\"好的,奶奶。\" 楊政道拱手行禮,隨即退下,去找管家吩咐。
蕭瑀望著楊政道的背影,心中思量,不知楊政道是否已適應了現今的身份。雖曾是傀儡,卻也頂著高貴的頭銜。
午後,蕭瑀、蕭皇后與楊政道同席而坐,舉杯暢飲。
\"好酒,好酒啊。此乃酒中仙乎?實不易購得。\" 蕭瑀言道。
儘管酒中仙已擴大生產,但自其聲名遠播以來,除長安外,外地商人亦紛紛前來購買。
較之以往,價格甚至略有上漲,需求遠超供應。
\"的確是酒中仙,乃自崔家酒樓購得,頗費了一番功夫。\" 楊政道為蕭瑀斟酒,微笑著說道。
蕭皇后瞥了一眼楊政道,眉間微蹙。而蕭瑀則不以為意,未多想。
\"聽聞此酒中仙乃涇陽伯之產業,此子不畏人言,於經商一事頗為上心。\"
\"單是這酒中仙,每月收入數萬貫,頗為可觀。加之佐酒之零嘴,如薯片,亦陸家產業。薯片雖不甚昂貴,但薄利多銷,亦有不小之收益。\"
\"再觀涇陽縣,如今煥然一新。聽聞單是一季之稅收,已抵昔日一年之稅收。\"
\"此子仁善,與尋常商賈不同。於民生之事,做得甚好。\"
蕭瑀因酒中仙而想起陸通,酒興大發,對陸通之事侃侃而談。
\"真乃少年英才,為何不入朝為官?\" 蕭皇后詢問道。
如此人才,豈不應在朝堂之上發揮更大之作用?
\"愚弟亦不明,涇陽縣諸多政策皆陸通幕後指導,陛下亦給予最大支援。按理,陛下應欲涇陽伯入朝為官。\" 蕭瑀言道。
楊政道在旁傾聽,對陸通頗感興趣。
只可惜楊政道不能離長安,否則他真欲往涇陽拜會陸通。
酒足飯飽之後,蕭瑀遂與蕭皇后告別。楊政道送蕭瑀出府,蕭家管家扶蕭瑀上馬車。
楊政道返回府內,蕭皇后坐於涼亭之中,一侍女在旁伺候。
\"奶奶,夜深蚊蟲多,何不進屋安歇?\" 楊政道至涼亭,為蕭皇后捏肩,輕聲言道。
\"政道啊,與奶奶實言,汝與崔家聯絡已有多久?\" 蕭皇后緩緩開口,語氣中透出不悅。
楊政道捏肩之手一頓,但很快又繼續。
\"奶奶,孫兒不知您所指何事。孫兒僅為款待舅公,故前往崔家酒樓購酒而已。\" 楊政道並未承認與崔家有聯絡。
\"奶奶問你,是受人擺佈之日子好,還是富貴平安好?\" 蕭皇后見楊政道不認,亦未發作,轉而問道。
\"自然是平安富貴為佳。\" 楊政道回答得爽快。
\"那你以為崔家能予你平安富貴乎?富貴,他們能予。但平安,他們未必能予。\" 蕭皇后對楊政道說道。
如今,蕭皇后與楊政道能存於世,歸根結底,乃因李世民願放其一馬。
李世民或許會忌憚世家大族,但絕不至於畏懼。若非為安定民心、穩固天下,李世民豈會如此忍讓?
如此馬上天子,你說他仁慈?不過是權衡利弊之結果。
蕭皇后恐楊政道萌生出不該有之念,此時此地此人,皆於他不利,非明智之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