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相邀,大唐鎮國公,空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騎司將蕭瑀探訪蕭皇后一事稟報給李世民,李世民未置一詞,只是命百騎司繼續暗中監視。
朝堂之上,蕭瑀本已做好被人彈劾之準備,然竟無人彈劾於他,此倒令蕭瑀略感意外。
倒是下朝之後,一些五姓七望之官員前來與蕭瑀打招呼寒暄,向蕭瑀表達了善意。
蕭瑀心中暗自思量,這朝堂上的風雲變幻,向來是波譎雲詭,今日之事,絕非偶然。
他深知自己身為前隋皇后的親弟,本就身處風口浪尖,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來無數猜忌。
然而,今日的平靜似乎太過反常,彷彿暴風雨前的寧靜,讓他不得不提高警惕。
回到府邸,蕭瑀並未急於休息,而是召來心腹幕僚,密議今日之事。
他緩緩開口:“今日朝堂之上,諸位同僚對我態度溫和,甚至五姓七望之人也對我釋放善意,此事頗為蹊蹺。我雖不願多想,但朝中之事,向來無風不起浪。你們可有何見解?”
幕僚們聞言,皆是面露沉思之色。其中一人輕聲說道:“大人,依卑職之見,或許是因為近日朝中有大事將至,而大人與蕭皇后的關係,使得某些人願意拉攏大人,以圖謀大事。”
“大事?”蕭瑀眉頭微皺,“何事能令他們如此行事?”
另一名幕僚介面道:“近日,有許多老臣去探望太上皇。”
“傳我命令,即刻加強府邸守衛,密切注意府外動靜。同時,派人暗中調查近日與我接觸之人,尤其是那些五姓七望的官員。”蕭瑀沉聲道。
幕僚們領命而去,蕭瑀則獨自站在窗前,望著夜空中的明月,心中思緒萬千。
蕭瑀心中一緊,楊政道與崔家的聯絡,若真如他所想,那便意味著朝堂上的勢力平衡將再次被打破。
楊政道不僅是他的外甥孫,更是前朝舊皇族,若他與五姓七望之一的崔家有了勾結,那後果不堪設想。
“來人,備馬!”蕭瑀下令道,他決定親自前往楊政道府邸,探個究竟。
不多時,蕭瑀便策馬來到了楊政道府邸前。
府門緊閉,顯得有些冷清。
蕭瑀下馬,上前敲門,片刻後,門房開門迎接。
“請問蕭大人有何貴幹?”門房恭敬地問道。
“我有要事找政道,煩請通報。”蕭瑀說道。
門房點頭,隨即進去通報。不一會兒,楊政道匆匆走出,見到蕭瑀,連忙迎了上來。
“舅公,何事如此急切?”楊政道疑惑地問道。
蕭瑀將他拉到一旁,低聲說道:“政道,那天你說你從崔家酒樓購買了酒中仙,對吧?”
楊政道微微一愣,隨即笑道:“舅公多慮了,那不過是一瓶好酒,我確實從崔家酒樓買來,但並無其他深意。”
蕭瑀凝視著楊政道的眼睛,試圖從中看出端倪。
見楊政道神色坦然,他心中稍安,但仍不放心。
“政道,有些事情過去便是過去了,朝中之事複雜多變,你切勿輕信他人,尤其是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
蕭瑀鄭重地說道,“崔家乃五姓七望之一,背後勢力龐大,你若與他們牽扯太深,只怕日後難以脫身。”
楊政道聞言,面色微變。
他點了點頭,說道:“舅公,我知曉。”
蕭瑀見楊政道態度誠懇,心中稍安,但依舊叮囑道:“政道,若有什麼事情,務必第一時間告知我,切勿隱瞞。”
“舅公放心,我記下了。”楊政道點頭應道。
蕭瑀這才放心離去,心中卻依舊不能完全釋懷。
楊政道站在府邸門前,望著蕭瑀遠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他明白蕭瑀的擔憂並非全無道理,但心中仍有一絲不滿。
蕭瑀作為他的舅公,本應是他最堅實的後盾,但在這件事上,蕭瑀的態度卻顯得格外謹慎,甚至有些反對。
“舅公,您為何總是如此保守?”楊政道在心中暗自嘀咕,“我與崔家的交往,不過是尋常的往來罷了,又何必如此緊張?”
然而,楊政道也清楚,蕭瑀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
崔家作為五姓七望之一,其影響力不容小覷。
若他真的與崔家走得過近,確實可能引發一系列不可預知的後果。
但他又不甘心,畢竟與崔家的聯絡,或許能為他的野望帶來希望。
“罷了,既然舅公如此顧慮,我便先按捺住,看看局勢如何再做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