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章 涇陽新軍,大唐鎮國公,空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翌日,李靖將陸通所授之練兵秘法悉心整理,編纂成帙,鄭重其事地呈遞於李世民之前。

李世民接過,見其內容詳實,心中暗自讚歎陸通之才,亦對李靖的用心頗為滿意。

“此子果然深藏不露,本以為他治政有方已屬難得,未曾想在兵法上亦有如此深厚的功底。”

李世民,昔日天策上將,閱人無數,此刻對陸通所提之練兵新法大加讚賞,心中更是對這位年輕俊傑刮目相看。

“藥師,你這一回可是得了個金玉良緣。便是朕,也難免生出幾分豔羨之情。”

李世民擱下手中的奏摺,目光溫和地望向李靖。

“此乃小女之幸,臣豈敢勞陛下心生羨慕。”李靖口中謙遜回應,心中卻暗自思量:莫非聖上對陸通亦有垂青之意,欲將公主許配於他?

李靖心中又添了幾分慶幸,幸得自家行動迅捷,李英與陸通已然結為連理。

這般情形下,便是聖上心中再有千般打算,也斷不會生出將公主許配陸通之心。

至於公主屈尊為妾之事?即便公主心甘情願,李世民亦斷然不肯蒙此羞辱。

如此,陸通得以避過一場可能的紛爭,李家亦可安享太平。

“既陸通有此良策,何不令其於涇陽練兵,觀其成效如何?”李世民沉吟片刻,向李靖詢問道。

因陸通斬殺倭國使臣之事,李世民不得已將其伯爵之位降至縣男。

雖陸通表面上並無怨言,然李世民心中甚是不忍,不願陸通因此與己心生隔閡。

故而萌生了栽培之意,欲令陸通於軍中有所作為,如此一來,日後若有戰事,陸通亦可藉此機會立下赫赫戰功,重振聲威。

“陛下,此事恐有不妥。”李靖雖料定此乃李世民欲補償陸通之舉,卻深知朝中大臣未必會輕易贊同。

尤其是武官們,若平白無故增設一軍,他們多半不會答應。

今時今日,李靖已非兵部尚書,其位已由張亮接任。

加之大唐近來戰事漸少,立軍功的機會大為減少,武官們自是不會願意讓陸通涉足軍中,以免削弱自身權勢。

誠然,李靖亦憂慮陸通若於軍中建功立業,日後封將拜侯,李家與陸家權勢日隆,難免會引起聖上猜忌。

屆時,兩家雖風光無限,卻也暗藏危機,如履薄冰,非長久之計也。

李靖於陸通安排薛禮入滅東突厥之戰,已察陸通之佈局。

薛禮日後必為大將,馬周乃能臣,一文一武,皆陸通所薦。

日後成勢,不可小覷。

加之陸通素來剛正不阿,難免得罪諸多世家大族,這些門閥顯貴怎會輕易饒過他?

一旦陸通稍有不慎,便可能遭致群起而攻之,其境況堪憂,實為險途。

“無礙,藥師不必過於憂慮。朕對你,對陸通皆有信心。”李世民深知李靖心中所慮,然而他李世民胸襟廣闊,容得下這等事。

言語間,一股帝王之氣溢於言表,令在場之人無不心生敬仰。

朝堂之上,李世民龍顏一展,提出於涇陽設軍,直隸於皇帝。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屏息凝神,靜待聖意深淺。

御案前,李世民目光如炬,聲如洪鐘,昭示著天子的決斷與威嚴。

初時,不論文臣武將,皆默然無語,似是在心中權衡此議之利弊。

陛下冊立新軍之事,往昔亦有先例,然此次新軍設於涇陽,其中深意,實令人費思量。

殿堂之內,唯有香菸嫋嫋,更添幾分肅穆之氣。

群臣各懷心思,或暗自籌謀,或靜觀其變,皆在等待聖上進一步的旨意。

更有那武官,心下暗自盤算,欲將自家親信安插於新軍之中,畢竟涇陽乃自治之縣,其地利之便,早已為眾人所窺見。

譬如程咬金之二子程處亮,便因父蔭得授校尉之職,此事傳開,令不少人心生羨慕,亦躍躍欲試,冀望能借此機會,為兒孫謀福。

“未知陛下意屬何人,可願領此重任,統帥新軍?”張亮越眾而出,先行一禮,繼而拱手問道,語氣中不乏探詢之意。

“新軍已定,涇陽縣男陸通為帥,編制三千之數,自行募兵。”李世民緩緩啟唇,言辭間透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一時間,朝堂之上彷彿沸水翻騰,文臣武將交頭接耳,議論之聲此起彼伏,似浪花般連綿不絕。

偏生是陸通,令眾人皆是愕然不已。

李靖合目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

雯織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