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滅東突厥(二),大唐鎮國公,空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值大漠雪霧漫天,入夜後,伸手不見五指。薛禮追擊受阻,無奈之下,只得率部返回大利城。
薛禮返大利城後,旋即被李靖召見。李靖嚴責薛禮,斥其貪功急進,稍有差池,便可能身死名裂。薛禮不敢辯駁,恭順認錯,誓不再犯。
然薛禮亦帶回佳音,至少得知頡利可汗之下落。
當頡利可汗自以為逃離險境時,李積自雲中而來,於白道與頡利可汗遭遇,雙方遂展開激烈交鋒。
頡利可汗再次敗北,逃往鐵山。
於此,頡利終得喘息之機,急收殘兵,聚得數萬之眾。
頡利可汗自知大勢已去,絕非唐軍對手。遂遣與唐交好的執失思力赴長安,向李世民請降。
頡利可汗表示願舉國歸附,本人入朝請降。
頡利可汗之請降,非真心也,僅權宜之計,意在拖延時日。
執失思力至長安,轉述頡利可汗之意。李世民聞之,大悅,遂遣唐儉等使臣往頡利可汗所,受其降。
頡利可汗欲藉口延宕受降儀式至秋,待草青馬肥之時,或可謀絕地反擊。
李靖聞李世民遣唐儉等使臣受降頡利可汗,猜頡利之降或為權宜之計。李靖預判頡利之謀。
李靖遂率軍至白道,與李積會合。
李靖與李積皆認為,絕不可中頡利可汗緩兵之計。
若讓頡利可汗穿漠北遁,遁至舊部,日後欲剿之,恐不易也。頡利若捲土重來,恐擾大唐邊境,終日不安。
李靖與李積商議,不如趁唐儉等人受降之際,頡利可汗稍有懈怠,連夜遣一萬精騎突襲,屆時必能擒頡利可汗。
李靖喚張公瑾,告之其與李積商議之結果。
張公瑾聞言,眉頭緊鎖,緩緩言道:“陛下已遣使受降,我等此舉,恐有不妥。”
李靖言:“此等良機,不易得也,機不可失。唐儉等不足為慮。”
李積亦表示贊同。
張公瑾見兩人皆堅持,遂不再言,從之。
當夜,李靖率軍先行,李積隨後跟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