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安西商議,大唐鎮國公,空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尉遲恭得李世民回書,即刻召來馬周等一眾部屬,共議應對高昌與西突厥之策。

廳內燭光搖曳,眾人面色凝重,皆知此番計議,關乎邊疆安寧,不容有失。

“高昌國與西突厥既已如此行徑,顯見其不懼我大唐兵鋒。

加之北境都護府初建,百廢待舉,一時之間實難抽身應對。此事確是棘手。”

蘇定方眉頭緊蹙,長嘆一聲,言語間盡是無奈與憂慮。

“雖難亦須為之,縱使無法令高昌國與西突厥徹底收手,亦當施以震懾,不然西域商道恐難有安寧之日,此對國庫賦稅之影響甚巨。”尉遲恭言辭堅定,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

“馬周,汝以為如何?”尉遲恭目光轉向那周,語氣中帶著幾分詢問與期待。

馬周不僅治地有方,政績斐然,其戰略眼光亦是卓爾不群,堪為一時之選。

“不妨先遣使臣,請高昌與西突厥至安西城共議和談。若彼等肯收兵止戈,日後復叛,我軍便有正名討逆之由。然則,若其能永守信諾,實乃上上之策。”馬周沉思須臾,緩緩言道。

“當務之急,乃在於拓展北境都護府之基業。至於高昌與西突厥,若能避免兵戎相見,則為最佳之選。”

尉遲恭與蘇定方皆認為馬周之議甚為妥帖,倘若高昌與西突厥表面順從而暗中作梗,彼等亦只得暫且隱忍,待時機成熟,再行清算。

尉遲恭遣使赴高昌及西突厥,邀二國使者至安西城共議大事。

高昌國主麴文泰接得北境都護府來使所呈書信,心中微顫,旋即急召群臣議事。

“諸位愛卿,此次大唐北境都護府遣使來邀,欲於安西城共商商道安危,此事恐有蹊蹺,是否為誘我入彀之計?”麴文泰言罷,目光掃過殿中群臣,神情凝重。

“陛下,依微臣看來,大唐未必會行此下策。近日商道紛爭不斷,我國雖未直接插手劫掠之事,卻也暗中庇護,收取了些許保護之資。”一臣子輕笑而言,其聲中透著幾分狡黠。

“正是,陛下。大唐向來以禮儀之邦自居,斷不會無故興師動眾,做出有損顏面之舉。”另一位臣子附和道,語氣中帶著幾分篤定。

“那麼,派遣何人前往安西城主持談判事宜?”高昌國主麴文泰目光掃過一眾臣僚。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眾臣皆如芒刺在背,噤若寒蟬。

言語之間,雖有千般道理,然真要赴那遙遠的邊疆,卻也個個心存慼慼。

畢竟,安西城外,風沙漫天,刀光劍影,非但路途艱險,更恐一旦失手,便是萬劫不復。

若真有不測,恐難逃一死。

是以,眾人皆是口舌伶俐,卻無一人敢輕言前往,只因對自身性命的考量。

高昌國主麴文泰見群臣皆畏縮不前,心中不禁生出幾分鄙夷。

他目光一掃,定在了一位平素頗為不喜的官員身上,此人雖才學出眾,卻因行事乖張,頗多得罪同僚之處。

麴文泰心中暗忖,既是如此,便將此等棘手差事交予他吧,既可試其膽略,又能借此機會磨礪其鋒芒。

遂沉聲道:“爾等皆為我高昌棟樑,今國家有難,竟無一人挺身而出,實令朕心寒。今日,本王命爾,麴犬,即刻前往安西城,務必完成使命,勿負本王期望。”

麴犬聞言,心中雖有千般不願,卻也不敢違抗君命,只得硬著頭皮應道:“臣領旨,定不負王上所託。”

言罷,躬身領命。

於西突厥之地,奚利邲咄陸可汗之牙帳中,燭火搖曳,映照出帳內諸人凝重的面容。

可汗坐於上首,目光如炬,正與一眾親信密謀如何回應大唐的盛情邀請。

帳內靜謐無聲,唯有偶爾傳來的低語。

“諸位,大唐此次邀請,意在何為?其中必有深意。”奚利邲咄陸可汗沉聲開口,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我等需謹慎應對,不可輕舉妄動,以免落入他人算計之中。”

一名身著華貴戎裝的將領站出,拱手道:“啟稟可汗,大唐此舉或欲藉機拉攏我方,以穩固其邊疆安寧。然則,我西突厥亦非池中之物,若能巧妙利用,或可從中得利。”

另一名謀士緊隨其後,緩緩說道:“然,不可不防。大唐雄師百萬,非等閒之輩。吾等當審時度勢,既不可過分示弱,亦不可貿然挑釁,以免引火燒身。”

奚利邲咄陸可汗聽罷,微微頷首。

西突厥屢屢劫掠西域商道上的商隊,此等行徑已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

雯織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