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朵梨花壓海棠
靖字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章 一朵梨花壓海棠,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靖字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朝末年,在今成都溫江萬春鎮境內有條馬壩河,在古時候非常大,河寬三百六十丈,水深看不見底。那時,河的南北兩岸有兩個部落,北岸是柏灌氏羌族部落,南岸是人土著冉族部落,南岸的百姓喜好水,都靠打魚為生。在南邊的這個部落裡,有個中年人杜宇,既聰明又勇敢,漁民們都很佩服他,就擁戴他當了打漁頭,被百姓稱作“魚鳧”。這個部落的大王兇殘貪婪,捐稅一次比一次重,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惱火。打漁頭也忍不住了,心一橫,帶領老百姓推翻了那個大王,重新建立了一個部落。因為大家都是打魚的,打魚要用漁網、魚叉,還要靠喂的魚老鴰下水逮魚,魚老鴰是一種野鴨,古稱鳧,因而這個部落就取名叫魚鳧氏部落,那個打漁頭當了大王就稱為魚鳧王了。從此以後,漁民們的稅輕了,生活越過越好了,杜宇就被族人喚做了“蒲卑”,魚鳧王的心也越來越大了,把現今 郫縣那邊的犀浦、花園、德源、 彭州佔了。
公元前1057年,魚鳧王杜宇參加了武王伐紂的戰爭,號稱蜀。古蜀軍隊是伐紂聯軍中最具戰鬥力的隊伍之一,是推翻暴君殷紂王的重要力量。 這個文明形態不同於華夏族的西南種族,被後人稱為蜀族。
公元前1045年,周王室冊封杜宇為蜀王,准予建都立國,於是蜀王率領蜀人從茂汶盆地東遷至廣漢平原,在今 溫江區萬春鎮 報恩建魚鳧城成立蜀國。古蜀國由原始氏族公社制進入奴隸制社會,魚鳧是奴隸制古蜀國的第一位君王,是為蜀望帝。
他年老時把君主位讓給同姓族人杜靈。 李商隱在《 錦瑟》中有“ 望帝春心託杜鵑”的詩句。相傳望帝原名杜宇,立 荊州一個傳說死而復生的人 鱉靈為丞相。當時洪水氾濫,而蜀國四面環山,中間是盆地,水流不出去,鱉靈鑿穿 巫山,引導水流出去,形成今天的長江。隔幾年,望帝因他功高,傳位於他,自己修道,死後化為杜鵑鳥。
而此時的杜宇的爺爺都還未出生,這裡是冉禍和冉螢兩兄弟的地盤。
高歡在巫術上的天賦有點出乎冉家兄弟的意料,看著高歡如江鯉一般的在水中暢遊,冉禍也是不停的嘖嘖稱讚。
巫術入門必先通炁,冉族好水,他們一族所傳承的巫術便與水有關,修煉至一定程度,便可在水下呼吸活動。
“你們說有沒有可能,讓身體都變成水啊,這樣不管受多重的外傷就都能復原了。”高歡接過冉禍遞過來的烤肉說道。
今天的修行結束,高歡和冉禍一起喝著酒吃著烤肉。為了隱藏蹤跡,冉禍把他住所後面的一座山劃為了他的私人領地供高歡居住,而這幾日冉螢則是忙著接待大商來的使臣,抽不開身過來陪高歡一起喝酒。
此時離高歡假死已經過了兩年,高歡閒時也經常想起高家兄弟,也曾想過要不要跟他們聯絡一下,但是最終都還是放棄了。
高歡的母親是生她的時候難產死的,因為鬼娑部落行使的是群婚制度,她也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而當年冉家兄弟掌權之後也嘗試過尋找高歡母親的下落,也很快就收到了高歡母親死去的訊息,但是在他們收到的訊息裡高歡是隨著母親一起死去的,所以他們後來並沒有再繼續打聽。
冉禍今兒專門帶了點兒巴族的特產過來,也搞了個小鼎給高歡煮茶喝。
今天下著小雨,冉禍和高歡吃過烤肉後,兩人倚在窗邊看著山景,酒足飯飽睏意稍顯,高歡把頭輕輕的靠在冉禍肩上不一會兒輕鼾聲就傳到了冉禍的耳朵。
傳說中國人飲茶起源於神農嘗百草,但沒辦法考據,不過我們還有文字記載。按照晉代常璩在《華陽國志》中的記載,周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將茶作為一種貢品進貢給了武王,還提及巴國種植茶樹。巴國在今四川一帶,若《華陽國志》中的記載屬實,那麼,周武王時四川人就已經開始喝茶了。《華陽國志》屬於地方誌,而且周代到晉代也已過千年了,更加靠譜的文字是漢代王褒寫的《僮約》,記錄的是王褒到四川時,遇到寡婦楊惠和家僕因為家僕職責劃分不清而起了衝突,王褒幫忙給他們修訂了一份契約,約定奴僕工作細則和待遇,裡面提及家僕應“膾魚炰鱉,烹茶盡具”“牽犬販鵝,武陽買茶”。這是我國也是世界範圍內最早的關於飲茶、買茶的記錄。寡婦楊惠家在當時是個普通的小康之家,稱不上大富大貴,卻每日都要飲茶,看來在漢代,民間飲茶已蔚然成風。
巴族是誕生在三峽地區的一個古老民族,其歷史淵源可上溯到遠古傳說中的五帝時代。據古代文獻記載,巴人的遠祖是興起於西北高原黃帝部落的一支,且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