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字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章 搞老莊,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靖字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莊子,本名莊周(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字子休(亦作子沐)。宋國蒙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莊周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莊子最早提出“內聖外王”的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莊子的作品喜歡以引人入勝的方式闡述哲理,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周烈王七年(前369年),莊子出生於宋國蒙邑。莊子是宋國公室的後代,其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國的第十一代國君宋戴公。關於蒙邑的現代地理位置有多種說法,如河南商丘、安徽蒙城、山東東明等。

莊子約生於周烈王七年(前369年)。這主要從兩個方面考察。首先,《史記》記載莊子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又記有楚威王派使者厚幣聘莊子一事。楚威王元年(前339年),即梁惠王三十二年、齊宣王三年,而威王卒於十一年(前329年),且“周能致楚聘,必已三四十歲”,則莊子生年應不晚於公元前369至公元前359年。其次,《莊子》“於魏文侯、武侯皆稱諡”,而於惠王“初稱其名,又稱為王”,則莊子的生年應“在魏文侯、武侯之世,最晚當在惠王初年”,亦即周烈王七年。

司馬遷在《史記》用精練的一二百字介紹了莊子的生平,並未提起莊子的字。莊子字子休是由唐人提出的。

周顯王五年( 前364年),父親莊全對子綦(范蠡再傳弟子)回憶往事。莊全曾祖父莊生年輕時與范蠡是至交。

周顯王七年(前362年),宋桓公兼用儒墨,重用大儒裘氏弟子鄭緩,墨家鉅子田襄子弟子惠盎。莊周八歲,師從裘氏學儒。

周顯王十三年(前356年),十四歲,不再學儒,轉而師從子綦學道。

周顯王二十年(前349年),二十一歲。莊全夫婦為莊周娶妻鍾離氏。

周顯王二十一年(前348年),二十二歲,長子出生,名莊遍。

周顯王二十二年(前347年),二十三歲。任漆園吏,免除兵役。

周顯王二十七年(前342年),二十八歲,前往商丘上交蒙邑漆稅,結識庖丁。

周顯王三十年(前339年),三十一歲,次子莊鹹出生。

周顯王三十一年(前338年),三十二歲,辭去漆園吏。

周顯王三十二年(前337年),三十三歲,全力經營荊園。

周顯王三十四年(前335年),三十五歲,戴盈前往蒙邑,拜見莊周。

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年),三十七歲,屈宜臼死於韓國。莊全懷念老友,病重而死,莊子母親狶韋氏也悲傷而死。莊子護送父母靈柩回楚國。

周顯王三十七年(前332年),三十八歲,晉見楚威王。後離開郢都,返回蒙邑。

周顯王三十八年(前331年),三十九歲,辭楚相不受。

周顯王三十九年(前330年),四十歲。藺陶之子藺且十一歲,拜莊周學道。

周顯王四十四年(前325年),四十五歲。子桑與東門四子前來拜訪莊周。

周顯王四十五年(前324年),四十六歲,帶著藺且前往大梁,拜見五十七歲的子華子。惠施擔心莊子前來謀取相位,派人搜捕莊子。

周顯王四十六年(前323年),四十七歲。五國相王。莊子拜見魏惠王,魏惠王放棄伐齊。

莊子在諸侯混戰、爭霸天下的社會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汙,便隱居著書,潛心研究道學。後成為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莊子大約去世於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至二十九年(前286年)之間。

關於莊子卒年,馬敘倫詳考各種相關史籍,結合戰國時期帝王紀年,得出了一個大致的範圍: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至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之間。

首先,《莊子》中提到的公孫龍曾為平原君客,而平原君在趙惠文王時為相,且《莊子》亦記載莊子以說劍見趙文王,則可證莊子在“趙惠文王之世猶存在”。即使《說劍》是偽作,還有一條證據可以證明莊子曾見過趙惠文王和公孫龍,即《莊子》曾記載“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而惠施以梁襄王十三年(前306年)失去相位到楚國,此時正是趙武靈王二十年,惠施未必一到楚國就去世了,假設他卒於十年之內,就正好在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之間。所以馬敘倫將莊子卒年的上限定為趙惠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放開那個黑蓮花,讓我來

吃飯不煩睡覺煩

電競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沫覓

天賜歡喜緣

慄苒

美女,我是仙

落日煙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