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江西
靖字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章 江西,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靖字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行觀察、檢驗。朱熹曾詳細地描述了自己設想的一種可以使人進入其中觀看天象的龐大的渾天儀——“假天儀”。他設想設計一個球體類似天球,球體內部標上星辰位置,人進入球體內部,隨著球體的轉動人可以隨之觀察星辰。“極星出地之度,趙君雲福州只廿四度,不知何故自福州至此已差四度,而自此至嶽臺,卻只差八度也。子半之說尤可疑,豈非天旋地轉,閩浙卻是天地之中也耶?” 朱熹用渾儀觀測過北極星的位置與地面所構成的夾角,並試圖透過比較各地北極星的高度及其與地中嶽臺的關係以證明大地的運動,表明了他透過對照比較各地不同的觀測資料而進行懷疑思考的科學精神。
據樂愛國先生的研究,朱熹的《北辰辨》是專門討論天球北極星座的論文;在《堯典》注中,朱熹討論了當時天文學的歲差、置閏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討論了早期的渾天說、渾天儀的結構,並詳細記錄了當時的渾天儀結構。除此之外,朱熹對地質學化石、否認神創論、宇宙起源、地心說、大地自轉、日食與月食、潮汐、雪花六角晶體形狀、雨虹等的形成、地理對氣候的影響、生物與人類起源、中醫診脈、農業生產結構、農作物佈局及具體的生產技術等問題都有見解闡述。
朱熹的哲學體系中含有藝術美的理論。他認為美是給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統一。基於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內在道德的善相統一的觀點,認為文與質、文與道和諧統一。他對《詩經》與《楚辭》的研究,也經常表現出敏銳的審美洞察力。
朱子代表作有《菩薩蠻》、《水調歌頭》、《南鄉子》《憶秦娥》等。其中以《菩薩蠻》最有特色,該詞運用迴文,每兩句互為顛倒,八句共四對,十分自然和諧,毫不牽強,而且頗有意境,構思之精巧極矣,足見晦庵對語言的駕馭能力。其詞結有《晦庵詞》。
除詞外,還善作詩,《春日》和《觀書有感》是他最膾炙人口的詩作。朱熹是劉子翬學生,他父親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許由於父、師的影響,他在道學中對文學的評價是比較公正的,也寫出過一些富於生活氣息的好詩。如這兩首當然是說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斷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斷有所發展提高才能活躍,免得停滯和僵化。後一首寫人的修養往往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階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裡澄澈,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這兩首詩以鮮明的形象表達自己在學習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啟發性,也並不缺乏詩味,所以陳衍評為“寓物說理而不腐”。
朱熹也善書法,名重一時。明陶宗儀《書史會要》雲:“朱子繼續道統、優入聖域,而於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筆即沉著典雅,雖片縑寸楮,人爭珍秘。”
朱熹自幼跟隨父親朱松及武夷三先生劉子翬、劉勉之、胡審習字,嘗學曹孟德書,後攻鍾繇楷書及顏真卿行草,一生臨池不輟,書法筆墨雄贍,超逸絕倫。自古以來,傳世墨跡,雖是斷簡殘編,都被奉如至寶加以珍藏。又因其思想學說從元代開始已成為中國官方哲學,不但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而且還遠播海外,產生巨大的影響。他思想學說的盛名,把其書法藝術的光芒掩卻了。朱熹善行、草,尤善大字,傳世作品以行書簡牘為主,大字墨跡很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