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伯圭不要,我自當收下
予暗同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章 伯圭不要,我自當收下,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予暗同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孫瓚執掌幽州之後,日益驕橫,對治下百姓不曾體恤,又對士族多有打壓。
因此州郡之中,多有叛亂髮生,公孫瓚也忙於平亂,焦頭爛額。
放眼幽州之地,此刻只有秦炎治下的漁陽,不曾受到戰亂侵擾,成為一方淨土。
“主公,張燕起黑山軍席捲中山,號稱二十萬,於前日與公孫瓚交戰於平舒。公孫瓚不敵,退守范陽郡,堅守不出。”
沮授帶戰報進入,報於秦炎。
“哦?看來公孫瓚是打算放棄上谷郡與代郡了。”
秦炎與郭嘉荀彧等人站在輿圖前,推演著公孫瓚的兵力部署。
“若是上谷郡也被黑山軍佔據,便是鄰接漁陽,想要禍水東引,公孫瓚倒是好一手算計。”
沮授也來到輿圖前,手指在上面划動,分明是張燕軍行軍動向。
“看來伯圭還是不放心我,在無終薊縣都屯有重兵,如今代郡有難,竟然還是按兵不動,也是真捨得,那可是兩郡之地。”
秦炎看著上谷郡與代郡的位置,有些意動。
“畢竟如今漁陽發展迅速,又將他的勢力從中攔截,任誰都不會放心。”
荀彧笑吟吟的說了一句,卻是點出來公孫瓚的尷尬之處,如今漁陽郡的位置,就像一枚釘子,釘在了公孫瓚勢力的中間,讓他極為難受。
“奉孝一言不發,可是有了良策?”
秦炎見郭嘉盯著輿圖,開口詢問。
“既然公孫瓚打算放棄兩郡之地,主公不若順勢取了,如此,局勢便成了我軍虎視薊城,范陽郡,涿郡,讓公孫瓚更加不敢輕動。”
“我也正有此意。既然伯圭不要,我自當收下。”
於是秦炎召集部將,命太史慈黃忠徐晃三人領兵三萬,沮授郭嘉為軍師,隨秦炎出兵上谷郡,抵禦黑山軍。
“既然公孫瓚如此提防我,那我就也不介意給他增加一下壓力。”
“命趙雲領兵一萬,屯兵雍奴,張合領兵一萬,屯兵潞縣,每日只需操練士兵,無需其他動作。”
果然,公孫瓚得知秦炎的兵力調動,面色鐵青。
“秦炎此舉,明顯是在警告我不要輕舉妄動,這是膽大。”
“他難道就不怕我盡起兵力,乘勢夾攻?”
公孫瓚色厲內荏,額頭青筋暴起,十分憤怒。
很想趁機讓漁陽兩方的兵馬一齊進攻,擔心秦炎是誘敵之計,為的就是想讓他舉兵攻打,給秦炎反擊的藉口,又怕袁紹出兵偷襲。
瞻前顧後之下,只能按兵不動。
沒有了公孫瓚的抵抗,黑山軍在代郡橫行無阻,一路攻破城池,大肆掠奪,不幾日就席捲全郡,逼近上谷郡。
此時上谷郡內部,也是叛亂爆發,叛軍佔了居庸,沮陽數座城池,也在一路向西,要與黑山軍匯合。
一時間,整個上谷郡中,人心惶惶。
秦炎率軍深入,一路所見,不忍直視。
田地荒蕪,煙塵瀰漫,屍骸遍野,倖存者早已神色麻木,如同行屍走肉。
若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短短兩三月時間,上谷郡已然如同人間地獄一般。
叛軍得知秦炎領軍兵臨城下,已然早早棄了城池,逃命去了,留下一座燒殺劫掠之後的破敗城池。
兵不血刃佔領了居庸,但秦炎等人都無法開心起來。
城中的慘劇絲毫不遜於先前所見,慘不忍睹。
秦炎命士兵張榜安民,又派人返回漁陽,讓荀彧統籌安撫百姓,重建城池的事宜。
“主公,此刻應兵分三路,一路追擊叛軍,另外兩路收復城池,安撫百姓。”
郭嘉分析兩軍軍情,建議秦炎兵分三路,同時進發,最終在上谷潘縣會合。
秦炎深以為然,命黃忠與沮授率軍追擊叛軍,他自己率領一軍,太史慈與郭嘉率領一軍,各自收復城池。
眾人得了軍令,馬不停蹄,各自出發。
上谷百姓早聽過秦炎聲名,得知秦炎率軍追擊叛軍,收復城池,心中生出希望,十分感念。
於是秦炎軍隊所至,賊寇望風而逃,百姓開城相迎。
當時有商客蘇雙,從北方販馬而回,被叛軍圍困。
恰好秦炎率軍趕到,一番廝殺,這才將蘇雙救下。
蘇雙這才知道幽州驚變,心中生出劫後餘生的慶幸,得知秦炎正在上谷郡平亂,感念他救命之恩,又不禁想到昔年出資相助劉備,表示願意將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