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五味雜陳 第七回 奇怪的法則,大紅山軼事,青山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桂花和辛春雨看到我們的到來,立刻迎了上來。辛春雨用她那關切的眼神看著我們,輕聲說:“看把你們熱的,休息會兒吧。”我笑著回答:“還好,還好。”然後,鄭順指著她們手中的鋤頭,疑惑地問:“你們這是?”孫桂花回答道:“鋤草。”鄭順瞪大了眼睛,吃驚地問:“什麼?”我也感到十分困惑,不解地說:“你們不是專門來種草的嗎?怎麼又要鋤草?”孫桂花和辛春雨相視一笑,
孫桂花輕輕嘆息,那嘆息聲中彷彿沉澱了歲月的厚重與滄桑。她眺望著腳下廣袤的田野,眼中閃爍著複雜而深沉的情緒。她的聲音如同涓涓細流,緩緩道出一段塵封的歷史:“說起這片土地,真是話長。去年,農牧業學大寨的驗收結束後,各大隊相關人員如潮水般湧向公社,匯聚成一場盛大的總結大會。在那莊嚴的會場裡,董團長的目光如同銳利的劍,直指我們飼料地的那一片綠意。”
孫桂花頓了頓,繼續說道:“董團長的話語如同冰冷的冰雹,砸在我們心上。他嚴厲地批評我們大隊,指責我們大隊在飼料地裡種了菜,甚至種了花。那菜,被斥為資本主義的尾巴,而那花,更是被視為資產階級思想的象徵。那一刻,會場上的空氣彷彿凝固了,我們的與會人員心也沉到了谷底。”
格日騰隊長,這位漢子,此刻卻為了維護隊裡的利益,挺身而出。他面紅耳赤地與董團長爭辯,試圖解釋我們的初衷和苦衷。然而,他的爭辯如同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任何理解,反而引來了更為嚴厲的批評。最終,格日騰隊長不得不低下了倔犟的頭顱,寫下了那份沉甸甸的書面檢查。
那場大會後,格日騰隊長的心情異常沉重。他獨自一人回到飼料地,找到了陳阿姨夫婦——隊裡公認的種植能手。他們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彷彿每一寸土壤都融入了他們的心血。格日騰隊長悄悄告訴他們:“你們喜歡種,那就繼續種吧。但切記,不要在地的邊沿種,要放在地的裡邊種,那樣別人就看不見了。”陳阿姨和趙大叔聽後,眼中閃爍著感動的光芒,他們心中對格日騰隊長充滿了感激。
今年開春,春風輕拂大地,萬物復甦。我和春雨被分配到了這片神秘的飼料地。我們與陳阿姨一起商量著如何在這片土地上完成我們的任務。經過一番商議,我們決定在這片一百多畝地的中央選出半畝地,精心種上花和菜。那些花兒在春風中搖曳生姿,那些菜苗在陽光下茁壯成長。即使航拍飛過,也難以發現這片隱藏在綠意中的小小綠洲。
“走,我領你倆看看。”孫桂花微笑著說,她的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我們跟隨她來到了那片土地前,只見四周的青草如同綠色的波浪般盪漾開來。而在這片綠色的海洋中,花團錦簇、菜綠如茵的景象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彎下腰,輕輕地撫摸著那些嫩葉和果實,心中充滿了對這片土地的敬畏與愛護。
鋤頭在土地上劃過一道道新痕,如同詩行般一行接一行地鑲嵌在綠意盎然的大地上。那些痕跡彷彿是一位執著的文豪在嘔心瀝血地雕琢著生命的篇章。每一個字跡都凝聚著她們的辛勤汗水和對這片土地的深深熱愛。然而,看著這片美麗的土地,我心中卻湧起一種說不出的滋味。為什麼這麼美好的事物會受到質疑和反對?為什麼它要無奈地深藏和躲避?而不能勇敢地展現它的美好?讓所有人共同分享這份喜悅和溫暖?
鄭順站在一旁,沉思片刻,突然故意板起臉來學著領導講話的樣子說:“孫桂花同志啊,你可是無產階級的接班人、是革命同志啊!你怎麼能這樣呢?”我們聽後忍不住笑出聲來。孫桂花氣得舉起鋤頭就要打他,鄭順見狀拔腿就跑。孫桂花邊追邊喊道:“你再拿老眼光看人,我一定將你的記憶用這鋤頭全部鋤掉!”她的聲音在田野上回蕩著,彷彿是對那段歷史的控訴與反思。我們如同放飛的小鳥般在田野上追逐嬉戲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自由與浪漫。
鄭順的腳步突然停滯,他的目光被前方兩口幽深的大井牢牢吸引。他興奮得如同發現了新大陸的哥倫布,高喊道:“郝囉嗦,你快來瞧瞧,這井口竟然如此寬廣,仿若吞噬著整個世界!”
孫桂花緊隨其後趕了過來,臉上帶著幾分憂慮的雲彩。她氣喘吁吁地跑到鄭順身邊,目光緊緊鎖定在那口井上,輕聲告誡:“鄭順啊,你可得小心些,別靠得太近,這井可深了,掉下去可不是鬧著玩的。”
我深知這口井的來歷,它見證了孫桂花、趙楓,陳阿姨和趙大叔他們去年秋日的辛勤與汗水,每一滴汗水都化作了這口井的成長。然而,在鄭順的眼中,它更像是一個充滿未知的神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