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上山下鄉 第二回 盛宴,大紅山軼事,青山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疆的秋天,白天還很長,大約晚上九點還能看到晚霞的餘暉。當太陽還在半山腰的時候,不知是誰第一個睜開了疲倦不堪的眼睛,有氣無力地,呻吟著說,“醒醒吧,好像快到了”。

馬蹄聲,鑼鼓聲。聲音雖然那麼微弱,但像一聲春雷驚醒了我們。

大家掙扎著起來,趴在車箱沿邊,順著車前行的方向瞭望。 一幅美麗的景色呈現在了我們面前。車行駛在鄉間小道上,車轍中偶爾還能看到稀稀拉拉的馬糞,車轍兩側和中央長滿了小草,雖然也是泥土路,但不是搓板路。車行駛在這樣的路上,像是行駛在了綠茵草地上,沒有一點點塵土飛揚,也不覺得顛簸。空曠美麗的草原,清晰明亮。濃郁的草香味伴隨著人歡,馬叫,狗狂及鑼鼓的敲打隨風而來,我們像像似打了一劑強心針,立刻興奮了起來,疲憊的身軀似乎有了強大的支撐。

一夥蒙古族青年,騎著駿馬,手裡舉著小彩旗,伴隨著‘咚,咚,鏘,鏘’的鑼鼓聲,迎我們而來。後面還跟隨著七八隻狂歡的狗,

‘喔!是迎接我們的’!我大喊了一聲。

老師給我們講過,像這樣的場面是蒙古族迎接客人的最高禮節。汽車在馬隊的簇擁下慢慢地停了下來。我們一個一個攙扶著下了車。眼前,十幾個穿著豔麗蒙古族服裝的牧民排成兩行,手裡揮舞著小彩旗,夾道歡迎我們,嘴裡不停地喊著,“百意什姆了赫待”,百意什姆了赫待。(蒙語,歡迎,歡迎)

這裡——d大隊,我們‘上山下鄉’的地方,我們未來的家,當我們接到“上山下鄉”的通知,曾四處打聽這裡的一些情況,我們得知,d大隊是一個純牧業大隊,佔地,東西約一百公里,南北約八十公里。分春,夏秋,冬三個放牧營盤。居住著二十二戶人家,五十八口人。其中五十二名蒙古族牧民。六名漢族牧民。今天來迎接我們的這些人,幾乎是全體出動哇!

迎接我們的這段路,我把它稱之為‘迎賓路’,雖然簡易,很短,也就幾十步長,但它卻使我終生難忘!深深地刻在了心窩。我們這些接受再教育知識青年,受到如此般的歡迎,這是我們萬萬沒有想到的。使我們更驚訝和感嘆的是,招待我們的晚餐,我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大隊辦公室門前,一張雪白寬大的羊毛氈,平鋪在鬱鬱蔥蔥草坪上,中央幾張小課桌圍成一圈,最醒目的位置上放著兩隻烤得焦黃肥大且流著油的烤全羊。幾盆鮮嫩的手扒肉,依次排列在旁邊,各式各樣的奶製品,錯落有致地放在一旁,每個座位前,放著一個精緻的銀碗。佈置雖顯簡樸,看得出這也是用了心的。

在披著晚霞的天空下,綠茵茵的草地上,潔白的羊毛毯上就餐,本身就是一件浪漫和新鮮的事。而這豐盛的佳餚飄溢的香味,牛糞堆上大銅壺噴發出誘人的奶茶味道,草原上特有的草香味匯聚在一起,聞起來更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沁心入肺味道。我端坐在這裡,猶如神話故事中的天仙,是那般的快活逍遙。那般的得意自豪。口水一個勁地往下嚥。一路上,吐了個乾乾淨淨的肚子,咕嚕咕嚕地叫著。我們餓了,在牧民們熱情地招呼下,我們狼吞虎嚥地飽餐了一頓,這是我這一生都難以忘卻的飽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放開那個黑蓮花,讓我來

吃飯不煩睡覺煩

電競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沫覓

天賜歡喜緣

慄苒

美女,我是仙

落日煙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