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 春歸 第五回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大紅山軼事,青山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哈哈,,,媽啊,”鄭順,趙楓笑得前仰後合。

“好你個胖子,你就懂得吃。你家好吃的,掄不上耗子就被你偷吃光了,怪不得你長得這麼胖。”趙楓說。

“難道你比我瘦?”王鑫不服氣地問。

“醍醐灌頂,已成佛語,是指將聰明,智慧,力量教給你,灌輸給你。”趙楓說。

“第一次聽說,醍醐是這麼高階的食品,一定很好吃,醍醐灌頂,原來是這個意思”唐玉萍自言自語道。

“是的,很好吃。在連長家,連長夫人給我們做了羊肉湯泡圈圈。這圈圈裡就有醍醐”。

“這圈圈又是什麼”?趙楓問

“就是將一塊麵擀開,撒上一層薄薄的酥油,再在酥油撒上少許醍醐,慢慢地捲起來,放在籠裡蒸。蒸熟出籠後放在案板上,像切面條一樣切細切碎,放在一個盤裡。將事先熬好的羊肉湯每人稱上一碗,將切碎的圈圈放在碗裡泡上吃。這個飯堪稱一絕,真的好吃,看我,說著說著不由得流出了口水,這可不是饞你們啊,我想起來就饞”。

“我倆這幾天不僅吃了蒙古牧民好多好吃的,而且還目睹了一些奶製品的製作過程。比如說奶皮,是將鮮奶倒入鍋內,反覆燒煮,用勺子不停翻揚,直至上面漂浮著厚厚一層泡沫才關火停歇。隔日上面就會結一層厚厚的且鬆軟的奶皮。將奶皮輕輕地取出,放在預先準備好的器皿上,放在陰涼地慢慢陰乾後就是一張完美而可口的奶皮。將熬過奶皮的剩餘奶水,發酵,發酵後成黏稠狀態,將其倒入刻制的奶製品模具中擠壓曬乾,便成了各式各樣的奶餎。若將稠狀體直接包在一個紗布袋裡將水分擠壓出去,放在太陽下曬乾,便是奶雜。

這次,老書記帶領我們走進了這個世界,讓我們體會到了即使是我們這樣富有的大隊,仍然存在著貧困,而更重要的是,讓我們體會到了什麼是人間的真情。

我們穿越了茫茫草原,來到了幾戶貧困戶的家中。這些家庭,沒有能力放牧,掙不上工分,分不了紅。他們常年沒有任何收入,只能靠大隊的補助和其他牧民們的接濟維持生計。然而,他們在這種相對艱苦的生活環境中,他們依然保持著樂觀和堅強。

當我們踏入他們的家門時,他們熱情地招待我們,彷彿我們是遠道而來的親人。他們用最真摯的笑容和最淳樸的語言,表達著對我們的歡迎和感激。即使自己的生活再艱難,他們也要儘自己所能,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在臨別之際,他們還要給我們帶上一些別人送他們的奶食品。這些奶食品雖然不值什麼錢,但蘊含著他們深深的情意。我們一再推辭,但他們卻堅持要我們收下。老書記告訴我們,這是蒙古人的禮節,如果我們不收下,會被誤認為是瞧不起他們。

於是,我們只好按照老書記的囑咐,收下了這些奶食品。當我們品嚐著這些奶食品時,心中卻是五味雜陳。這些淳樸的蒙古族牧民,他們的生活雖然貧困,但他們的精神卻是如此崇高偉大。他們的熱情、真誠和善良,讓我們這些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深感敬佩和感動。

這份深厚的情感,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貧困的現實。貧困並不僅僅是物質的匱乏,更是精神的貧瘠。然而,正是在這樣的困境中,人們才更加珍惜彼此之間的情感聯絡,更加懂得感恩和分享。

最後一天我們來到了方圓百十里都聞名的大馬倌蒙克家。蒙克馬倌的家和老書記的家儘管兩個蒙古包外觀相似,內部的陳設也大致相同,但其中卻蘊藏著不同的故事和深深的情感。

蒙克馬倌一家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們用最真誠的方式向我們敬獻了哈達和美酒。特別是那個名叫巴音的小男孩,他的眼睛像星辰一樣閃爍,臉龐天真無邪。當老書記告訴我們巴音只有六歲,卻已經能在馬背上牧羊時,我感到震驚。那麼小的一個孩子,竟然已經開始了他的草原生活。

那一天,陸續有人來到這裡,他們聽說我們來了,都趕來為我們祝福,歌聲、笑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蒙古族的熱情好客和豪放不羈深深地感染了我們。我們喝著酒,唱著歌,享受著這難得的歡聚時光。

夜幕降臨,蒙克馬倌的妻子還為我們燃起了熊熊的篝火,大家圍著篝火跳起了歡快的舞蹈。蒙古族牧民的過年,絲毫不遜色於我們的節日慶典。當夜幕降臨,草原上響起了陣陣鞭炮聲,張燈結綵的蒙古包在夜色中顯得格外溫馨。

我偷偷地數了一下,那天晚上共有十五個人來到了這裡,大家都玩得很盡興,沒有一個人願意離開。就這樣,我們擠在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工廠起步的成長之路

獅山逸思

我在國際上做禍害的那些年

蘑菇屋下的松鼠

學會忽略學會忘記(出書版)

葉萱

隨身空間每天增加一平米

夜半咕咕

暗界至尊

昕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