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章 積草 第七回 巧合,胡楊林,寶石,大紅山軼事,青山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幾天,我看著這幾位從小耍大的同學,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從他們掛著焦慮和憂愁的臉上。我斷定他們和我一樣,想家了,想‘唐玉萍’她們了,更想老書記了。
老書記說,‘過幾天就來。’
可這已經一個多月了,老書記不僅沒來,就連一點訊息也沒有捎來。
這些天除了我們,沒人來,鳥兒也不知躲到哪裡去了,兔子、狐狸也不見了,就連經常吵鬧的狗狗也不怎麼叫了,這裡都特別的靜,白天黑夜一樣的靜,靜得有些害怕。
我們確實有點害怕了,這是我們第一次,這麼長時間離開家人,第一次這麼長時間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居住,一住就是兩個月,幾乎成了這裡的野人,頭髮很長了,衣服也很髒了,糧食也快沒了,我們害怕了!
林彪墜機事件剛剛過去,全國人民都在‘備戰備荒’。邊境線,風聲鶴唳。
在廣袤無垠的大地上,我們像失落的微粒,與邊防線僅隔四十公里的距離。那是一個看似近在咫尺,卻又遙不可及的界限。空氣中瀰漫著一種難以名狀的焦慮,彷彿每個呼吸都帶著一絲絲的不安。
我們懷疑,是不是戰爭已經悄然爆發?人們是否已經奔赴前線,英勇抗敵?又或者,他們是否已經把我們遺忘在這片荒蕪之地?然而,耳邊沒有槍聲的轟鳴,沒有炮火的怒吼,這似乎又否定了我們的猜想。老書記,那個說一不二的人,他的堅定眼神中,我們看不到任何遺忘的跡象。
於是,我們開始胡思亂想,胡言亂語,心中的恐懼像野草般瘋狂生長。每當夜幕降臨,星辰點綴著天空,我們卻彷彿置身於一片黑暗的迷霧之中,後背發涼,冷汗直流。周貴提議:“我們回去看看吧。”
然而,她們究竟在哪裡?我們來時的路已經模糊,腳下的土地似乎失去了方向。找他們?路在何方?我們迷茫而彷徨,如同迷失在茫茫大海上的船隻,不知該駛向何方。
時間在這片土地上緩緩流淌,一週又一週,我們的生活在焦慮與等待中消磨。每天,我們吃著簡單的食物,喝著白水,大部分時間都坐在包前,向遠方望去。那無盡的遠方,似乎承載了我們所有的希望和等待。
我們的面容日漸憔悴,心情也愈發煩躁。這樣的等待,如同被困在無盡的黑暗中,看不到一絲光明。我們害怕,害怕自己會在這漫長的等待中崩潰瘋狂。然而,就在這時,我想起了大仲馬,想起了《基督山伯爵》一書最後的那句話:“人類的一切智慧包含在四個字裡——‘等待’和‘希望’。”
是的,我們不能辜負了上帝對我們的期望,不能荒廢了“等待”,更不能毀滅了“希望”。雖然這些等待是被迫的、無奈的,甚至是漫長而痛苦的,但我們必須去面對,去接受,去挑戰。只有這樣,我們才配得上擁有上帝賦予我們的智慧。
於是,我決定不再像等死一樣地去“等待”。要用智慧去解讀這個謎團,用勇氣去面對未知的挑戰。我悄悄開始探索周圍的環境,尋找可能的線索,試圖找到希望的途徑。
這一天我突然得到了一點啟迪,有了這些感悟。想了一會,然後和夥伴們繪聲繪色地說:
“昨天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沉默好久的大家,這幾天也沒有什麼話題可聊,聽我這麼一說,都湊了過來,想聽聽我這個夢。我接著說:
“我夢見,一隻體態肥大的綠毛烏龜,爬進了我們包裡,兩隻眼睛放出青藍色的光,一會兒像探照燈,一會兒就像螢火蟲,忽明忽暗,晃晃悠悠來到我旁邊,嚇得我趕快把頭悶了起來,它卻說,
‘不要怕,我是來救你們的。’
‘救我們的?’我一聽,更害怕了,我們怎麼了?有什麼危險了?我心有餘悸地想,
他接著說,
‘你們必須在五天之內,找到十塊埋在地下的紅石頭,壓在你們的蒙古包的邊沿,否則你們就會被一股大風連同這蒙古包捲到東海餵魚去。’
我嚇出了一身冷汗,心想,我們到哪裡去找十塊大石頭,而且還必須是紅色的,自從我們來到這裡,不要說是十幾塊紅色的石頭,就是連拳頭大的石頭都沒見過,打狼那幾日幾乎將這裡大大小小的石頭都找光啦。井臺上的那幾塊石頭,也不知是哪朝哪代,什麼人從哪裡弄來的,況且也不是紅色的,這可怎麼辦?”講到這裡我故意停頓了一下,看了看他們有什麼反應,尤其是我的摯友鄭順,沒反應。我接著往下講,烏龜好像猜透了我的心,慢言慢語地說:
“我既然是來救你們的,就會告訴你這石頭在哪裡,你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