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章 積草 第十回 姑舅,大紅山軼事,青山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快就要亮了。這人間的燈火,總是會給人們帶來光明,帶來溫暖,帶來希望。尤其是在黑暗中行走的人,這燈光星星點點,猶如刺向黑暗的利劍,焚燒黑暗的燎原之火。是力量的支點,是生命的希望,是迎接光明的始點,
我們高興地跳下了車,舒展了幾下僵硬的身軀,環視了一下模模糊糊的周邊和腳下可見的土地。我悄悄地說,
“看樣子,我們已遠離寶力格草場了”
“我覺得是,‘補堆兒,唐惱’,早已不見了”。周貴說
“邢姑舅,桂姑舅,我們走得對不對?”王鑫問
“方向是對的”,邢二旦說。
“ 一直朝南就對 ”。桂三毛說。
“我們這是朝南吧?”王鑫問。鄭順仰頭望了望時影時顯的北斗星說,
“看北斗星的位置,我們是在向南走”。
若沒記錯的話,再往南走就會有一條大道,這條路直通我們村。桂三毛說。
車繼續朝南走著。
天大亮了,太陽的溫暖,地面的清晰,以及遠離了摟‘地毛’的禁地。我們緊張和壓抑的情緒有了很大的緩解,身子也不覺得那麼僵硬了,慢慢地有些熱乎乎的感覺。我們走到了一個避風的土丘旁停了下來,周貴將偽裝用的草抱了一梱餵給了大轅馬,我們也餓了,各自從衣兜裡掏出一把炒米,塞進嘴裡咀嚼,這也是我們習慣了的用餐方式,也算作我們的早餐吧。鄭順從他那個時常誇耀的軍用書包裡掏出了幾塊碎冰,分給了每人。此時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鄭順說要當作冰棒吃的這些冰,此時是顯得多麼及時多麼重要,而當他端著冰塊時,並說要當冰棒吃,我心裡還覺得好笑,這大冬天的還吃什麼冰棒呢。而此時我內心裡再一次佩服鄭順的聰明,這未雨綢繆往往是會被很多人忽視的。我覺得人與人的智慧差距,不僅僅存在於大是大非上,而在這細微的方面同樣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那年月常出門在外的人,都要帶一個加工過了的豬‘尿泡’當水壺。若能背上一個軍用水壺,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是一般人可求而不可即的事。像我們幾個剛剛離開學校的窮孩子,和第一次出遠門的邢二旦桂三毛來說,既沒有豬‘尿泡’,更不可能有軍用水壺,在這寒冷的冬天帶上一些冰塊,是解決飢渴的最好方法。我把鄭順遞給我的那塊冰放在嘴裡吮嚼著,那個感覺,那個滋味,遠遠勝過盛夏酷暑時吃上一口冰棒強得多,美得多,爽得多。
不一會兒,我們都吃好了。大轅馬也吃了不少,周貴將剩下的幾根零亂的草,撿了撿放在了車上,招呼著我們上了車,輕輕地拍了一下大轅馬的臀部,大轅馬拉著我們繼續向南方走著。而這一次,很快就甩開了荒野草灘,大轅馬拉的車,走得也很快,車輪子碾壓在清晰的車轍上,發出了“隆隆,隆,”地響聲,聽起來還挺像一曲催人淚下的進行曲,令人振奮。
我們已走上了一條寬廣的大路,是通向邢二旦,桂三毛家的路,是一條充滿希望和幸福的路,
時間過得很快,在邢二旦桂三毛的一再要求下。周貴將車靠邊停了下來。邢二旦,桂三毛揹著用草偽裝好了的‘地毛’走了,臨走時,我們沒有多少語言,我們之間只是用潮溼的眼睛,凝視了對方片刻。王鑫將昨晚烙的背鍋子\",全部裝進了邢二旦桂三毛的乾糧口袋裡,掛在了邢二旦的胸前,鄭順將他那個裝著剩餘冰塊的軍用挎包遞給桂三毛,說是留個念想。我們直望著邢二旦桂三毛揹著草的影子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之後,我們才扭頭趕著車原路返回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